瘦瘦針除了廣為人知的減重效果外,最新研究發現可能還具有護腦及降低成癮等多重健康益處,但醫師提醒民眾需注意胰臟炎等副作用風險。根據復健科醫師王思恒在社群平台分享,今年發表於頂尖醫學期刊的研究顯示,瘦瘦針對護腦、降低成癮與情緒穩定均有正面效果,然而研究同時觀察到急性胰臟炎風險上升超過2倍,使用者應提高警覺。

王思恒在臉書指出,這項登載於權威刊物《Nature Medicine》的研究分析了超過21萬名使用瘦瘦針(GLP-1類藥物)的美國退伍軍人,研究對象主要為高齡白人男性。研究結果顯示,使用此類藥物與較低的失智症風險相關,且使用酒精、大麻及鴉片類藥物的風險也隨之下降。研究團隊推測,這些效果可能與藥物對大腦「獎賞路徑」的調節機制有關。
在心理健康方面,研究觀察到使用瘦瘦針的族群自殺意念及精神障礙的風險均有所下降,顯示這類藥物可能對情緒控制具有正面影響。此外,在全身性保護效果方面,除了已知的心血管與腎臟效益外,研究還發現肺炎及深層靜脈栓塞風險較低,研究團隊推測可能與降低神經發炎、改善代謝與血管狀態等多重機制相關,不過目前這些推論仍需更多證據支持。

然而,王思恒也特別提醒,該研究同時發現瘦瘦針有明確的副作用,最常見的是腸胃不適,包括噁心、嘔吐及胃食道逆流等症狀。更值得警惕的是急性胰臟炎風險約提高2.46倍,另外腎結石的風險也略有上升,使用者應有所認知。
王思恒強調,研究團隊提醒由於參與研究的族群較為單一,主要為高齡白人男性,因此研究結果是否適用於年輕女性或亞洲人等其他族群,仍需更多研究確認。目前不能預設所有族群都會獲得相同的保護效果,但整體而言,瘦瘦針可能不僅是一種減重工具,未來有機會應用於其他疾病的治療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