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掃墓注意 禮儀業者憂「地震多」:注意骨灰罐移位

分享:
無語音資料
volume_up

今(4)日清明節,是一年一度的重要民俗節日,許多民眾選擇返鄉掃墓祭祖,緬懷故人。然而,大量人潮也使得國道壅塞成為常態,掃墓品質往往受到影響。對此,生命禮儀業者小冬瓜也提醒民眾,今年因地震頻繁,前往掃墓時應留意骨灰罐是否出現明顯位移。

今天是清明節,許多民眾選擇返鄉掃墓祭祖。(示意圖/鄭媚華攝)

生命禮儀業者小冬瓜表示,民眾不必侷限於清明節前後掃墓,可提早2至3周,甚至更早進行祭拜,不僅可避開人潮高峰,也能讓家人擁有更從容與溫馨的追思時光。

小冬瓜特別提醒,今年因地震頻繁,前往掃墓時應留意骨灰罐是否出現明顯位移。若發現罐位不正,應與家屬商量妥善處理,協助骨灰罐回到原本的位置,避免影響靈位的穩定與後續安奉。

除了避開人潮與確認骨灰罐位置外,交通也是每年清明節的一大問題,小冬瓜建議民眾多加利用大眾運輸工具,若祖先安置於大型納骨塔,也可詢問是否提供接駁車服務,如此便能有效避開節日常見的大規模車潮與塞車困擾。

而今年清明節巧遇「雙春閏月」與「青蛇年」,廖大乙也特別提出民俗上的建議。他表示,年逾八旬的長者、年幼孩童、孕婦、體弱者及女婿,氣場較為敏感,建議儘量避免參與掃墓,以免受到節氣或磁場變化影響,維護身心平安。

民俗專家廖大乙分享掃墓供品禁忌,芭樂、番茄與梨子在民俗中有負面寓意,不建議作為祭品。(示意圖/中天新聞)

此外,民俗專家廖大乙提醒,掃墓時須注意言行與供品選擇。他指出,掃墓時切忌說「再見」,以免產生不吉之意;供品方面,芭樂、番茄與梨子在民俗中有負面寓意,不建議作為祭品。相對地可準備象徵吉祥平安的橘子、蘋果與水煮蛋。(文/CTWANT)

《中天提醒您|民俗說法不代表本台立場,僅供參考,切勿過於迷信》

【更多CTWANT報導】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avatar
avatar

許緁芸

14小時前

注意

avatar

陳子豪

2025/04/05 20:54

注意防震

avatar

鄧麗絢

2025/04/04 11:33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