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針對「台灣有事」的發言,引發日本媒體與政壇高度關注。《沖繩時報》9日刊出社論嚴詞批評,高市以「存亡危機事態」形容台海衝突,形同為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鋪路,恐使日本國安風險升級、外交關係更為脆弱。前首相鳩山由紀夫亦公開質疑,高市政府正在「挑起危機」。

高市早苗上周在眾議院回應質詢時表示,若大陸武力攻台,可能演變成「存亡危機事態」。依據日本安保法規定,遭遇存亡危機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條件,這代表一旦美軍因台海局勢遭到攻擊,日本自衛隊可武力介入對大陸的行動。向高市早苗質詢的立憲民主黨前外相岡田克也當場斥責其發言輕率,《沖繩時報》完全認同岡田克也的主張,警告各界謹慎看待高市「大膽但具煽動性的言論」。
《沖繩時報》社論以「首相,不要輕言參戰」為題,強調高市早苗在國會的發言具有挑釁意味,可能刺激陸方、反而威脅日本安全。文中質疑,她的言論究竟只是個人主張,或是與各方閣員討論後的結果。高市早苗一方面對陸方談「戰略互惠關係」,翌日又與台灣前行政院副院長林信義會面並高調發布照片,外交操作前後矛盾,恐加劇陸方對高市的不信任。

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在社群平台批評現任政府試圖製造危機感,以此作為增強軍力的理由,但「台灣問題歸根究柢屬於內政,日本不應介入」。
《日經亞洲》指出,美國近期以打擊販毒為由,將大量海軍投注堪稱「後院」的加勒比海,引發日韓兩國懷疑,若美方積極對抗委內瑞拉,亞洲安全是否遭壓縮。報導指出,目前美國海軍超過10%集中加勒比海,同時大陸海軍艦艇數量已超越美國,美國內部甚至出現是否值得保衛台灣的聲音。
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庫伯指出,華府正同時推進「畫分勢力範圍」、「優先應對大陸挑戰」、「將軍事力量縮回美洲」三路線,方向難以整合,恐削弱美國全球軍力。他警告,軍事平衡向大陸傾斜,讓美國保衛台灣的成本逐漸升高,可能重新評估對台安全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