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社》報導,阿里巴巴已秘密啟動「千問」項目,基於Qwen最強模型打造一款同名個人AI助手——千問APP,全面對標ChatGPT。這是阿里年初公布3800億元人民幣(約1.66兆元新台幣)投入AI基礎設施後的又一重要布局,也是該公司追趕競爭對手並最終從個人用戶身上獲利的關鍵一步。

大陸《證券時報》引述《彭博社》消息報導,據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巴巴將在未來幾個月內,逐步為千問APP增加智能體AI功能,以支援包括淘寶市場在內的平台購物功能。由於討論涉及非公開審議,這些人士要求匿名。
此前,阿里一直將重心放在B端AI市場,透過阿里雲向各行各業提供模型API服務。基於Qwen模型的優秀性能和國際影響力,阿里管理層認為啟動千問C端的時機已經成熟。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阿里最終目標是讓千問成為功能完備的AI智能體,這也是中美兩國AI產業的首要目標之一。阿里巴巴計劃透過海外版本向全球擴張,借助Qwen模型的海外影響力與ChatGPT在國際市場競爭。據稱,阿里巴巴CEO吳泳銘已從各部門調集超過100名開發人員投入這次改造,這是今年9月宣布的額外AI基礎設施投入的一部分。

此次千問的改版是阿里巴巴迄今為止在ToC(面向消費者)服務獲利方面最大的舉措之一。目前,千問應用將對用戶保持免費,但建立用戶基礎將有助於未來對面向消費者的服務進行收費。除了收入外,為移動用戶創建一站式商店也可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突顯其品牌。
在今年9月底舉辦的雲棲大會上,吳泳銘表示,實現通用人工智能AGI已是確定性事件,但這只是起點,終極目標是發展出能自我迭代、全面超越人類的超級人工智能ASI。阿里雲作為「全棧人工智能服務商」,將透過兩大核心路徑實施AI戰略:第一,通義千問堅定開源開放路線,致力打造「AI時代的Android」;第二,構建作為「下一代計算機」的超級AI雲,為全球提供智能算力網路。
最新一季財報顯示,2025自然年第二季度(2026財年第一季度),阿里在AI+雲的資本支出投資達386億元人民幣(約1693億元新台幣),創歷史新高。本季度阿里巴巴AI+雲業務表現強勁,阿里雲收入增長加速至26%,創三年新高,AI相關產品收入已連續8個季度實現三位數同比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