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超過半世紀的台灣知名童裝品牌麗嬰房,近期因營運持續惡化,不僅關閉台灣唯一生產基地,兩岸門市數量更從全盛時期的千家以上,大幅縮減至僅存200家,顯示這家台灣童裝龍頭正面臨嚴峻的經營危機。

根據麗嬰房最新公布的財報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累積虧損已達6.76億元,達實收資本額的一半。2025年第一季合併營收為6.3億元,創下近2季新低,較上一季減少21.85%,年減13.56%,稅後虧損1.09億元,每股虧損1.04元。
麗嬰房成立於1971年,曾是台灣童裝市場的第一品牌。在全盛時期,該公司成功打入大陸市場,在北京、上海、武漢、廣州等主要城市設立銷售據點,大陸門市總數一度突破1000家。然而,受到少子化影響,加上電商快速發展及大陸市場低迷等因素衝擊,近年來持續面臨虧損困境。截至2025年2月底,其大陸地區門市數量已銳減至139家,預計年底前將進一步縮減至100家以下,台灣地區則維持約100家門市規模。
對於公司持續虧損的情況,會計師已提出警示,認為麗嬰房的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由於每股淨值低於5元,公司股票已於2025年3月18日起改列為全額交割股,截至5月16日收盤價為5.24元。為因應經營困境,麗嬰房已於2024年底關閉在台灣的唯一生產工廠,改採委外代工模式。同時,公司積極轉型,跨足第三方物流及數位廣告代理等新興業務領域,期望開創新的營運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