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雙方13日宣布達成為期90天的關稅暫緩協議,美方將對大陸進口商品關稅從145%大幅降至30%,中方也隨即回應將美國商品關稅從125%降至10%。這項超乎市場預期的協議一出,立即引發美國企業趕搭末班車,紛紛催促大陸工廠加速出貨。

家用產品製造商SharkNinja執行長巴洛卡斯(Mark Barrocas)在協議達成當晚就密切關注新聞動態。他表示:「關稅生效時,我們有數百個貨櫃準備從中國大陸發貨,現在,我們可以把它們裝船運走了。」
總部位於聖路易斯的服裝公司CMC Brands執行長布林指出,公司原本有兩批40英尺貨櫃的運動裝和外套滯留在大陸工廠。在中美宣布達成臨時協議後,該公司最大的大陸製造合作夥伴立即發來電子郵件,公司的首席採購員也隨即通知這家製造商開始生產剩餘的訂單。
摩托車配件製造商Hightail Hair的聯合創始人伯奇透露,公司有近4,000件可固定在摩托車頭盔內的發網等待從大陸發貨,將把握這次機會儘快將現有貨物發出。
不過,洛杉磯港執行董事塞羅卡對此持保守態度。他表示:「即使關稅稅率降至30%,並有90天的暫停期,也不會大幅改變我們目前看到的情況。」他指出,供應醫療健康產品等關鍵商品的公司及玩具等節日商品的銷售商可能會利用這個時機補貨,但像冰箱、戶外庭院用品這類常規商品,即使關稅從145%降至30%,也不太可能導致貨運量突然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