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24席在野立委罷免案結果揭曉,全數遭到否決。長期觀察台灣政治的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接受《Newsweek日本版》專訪時指出,此次「大罷免」失利的關鍵在於選民對執政黨重新過半可能變得專斷的深層憂慮。
根據罷免結果顯示,整體投票比為42.5%同意、57.5%不同意。小笠原欣幸分析,雖然罷免案主要針對在野立委激進杯葛預算、與中共互動頻繁等行為,但在選前關鍵階段,國民黨成功將焦點轉移至「罷免若成功,民進黨將重掌立院過半,進而專斷行事」的警告,扭轉了輿論氛圍。
「這不是對在野黨的肯定,而是對執政黨重新壟斷權力的警戒。」小笠原欣幸強調,台灣社會對長期執政始終存在高度防備心,即使不滿在野黨作風,選民仍選擇透過否決罷免來避免政治天平失衡。
此次罷免案雖由公民團體發起,並在初期占據輿論上風,但隨著投票日接近,反罷免聲浪迅速升高。對於民進黨原本期望透過罷免重整國會版圖的策略,不僅未能達成目標,更可能對賴清德總統造成「二度打擊」。小笠原欣幸表示,這不只未能逆轉國會結構,更導致總統個人聲望急遽下滑。
根據美麗島電子報最新民調顯示,賴清德總統的支持度從年初超過五成,已大幅下滑至低點。小笠原欣幸直言:「這場罷免戰的全敗,已讓賴清德政府跌入民意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