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濕度飆升快塌了?陸文物局回應了!稱近幾十年來未發生過

分享:

記者李宗芳/綜合報導

莫高窟位於大陸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鳴沙山東麓,集建築、雕塑、繪畫於一體,為舉世聞名藝術聖地、文化遺產,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受氣候變遷影響,莫高窟濕度飆升,出現山洪和洞窟坍方現象,對此大陸國家文物局回應表示「不存在,近幾十年來未發生過」。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莫高窟濕度飆升,出現山洪和洞窟坍方現象。(圖/新華社)

大陸國新辦28日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家文物局文物古跡司(世界文化遺產司)司長鄧超表示,敦煌莫高窟位於大陸西北乾旱地區,文物材質特殊,對氣候變化十分敏感。敦煌研究院長期持續關注、監測、研究莫高窟所在區域的氣候變化。

30多年的監測資料表明,莫高窟所在區域年均降水量約40毫米,以小雨和中雨為主,大雨和暴雨僅發生過6次。莫高窟所在區域氣候整體呈暖幹化趨勢。近幾十年來,也未發生過洞窟坍塌現象。

鄧超進一步指出,中共十八大以來,國家文物局批復實施莫高窟本體保護、崖體加固、環境整治等文物保護專案51項。截至目前,敦煌研究院已累計完成86個洞窟整體保護修繕,形成了古代壁畫保護、沙礫岩石窟崖體加固、風沙災害綜合防護、石窟監測預警等成套關鍵技術體系,建成了國家古代壁畫和土遺址保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敦煌研究院已累計完成86個洞窟整體保護修繕。(圖/新華社)

具體到氣候變化應對措施上,一方面,通過薄頂洞窟加固、安裝窟門等保護工程,已全面解決雨水滲入洞窟問題,減緩了洞窟內微環境受外界氣候變化的影響。另一方面,通過全方位監測,及時掌握洞窟內溫濕度變化情況,據此實施動態開放管理,確保也實現了洞窟內微環境長期處於安全閾值範圍內。

同時,國家文物局與氣象部門密切合作,建立健全暴雨洪水預警體系和突發洪水應急指揮平臺,提早獲知氣象變化資料,有效預判突發天氣,及時採取應急預案和防護措施。

鄧超表示,接下來,國家文物局將繼續做好莫高窟保護工作,指導敦煌研究院修編《敦煌莫高窟保護總體規劃》,實施《莫高窟壁畫彩塑文物保護中長期工作計畫》,重點謀劃提升莫高窟綜合保護能力;實施莫高窟防洪三期工程,降低極端天氣下洪水對莫高窟文物本體安全的威脅;加快推進智慧窟門建設,提升洞庫微環境調控能力。

留言衝人氣 7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