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視察下,北韓8日上午從東部海岸元山向東海(日本海)發射多枚飛彈,南韓軍方研判包含有「火星11型」短程彈道飛彈與多管火箭砲。北韓官媒證實此次為聯合打擊訓練,並強調核武戰備的重要性。

據《朝中社》9日報導,此次演訓動用了600毫米多管火箭砲系統(KN-25)與火星11型(Hwasong-11)戰術彈道飛彈,後者被外界稱為「北韓版伊斯坎德爾」(KN-23)。南韓聯合參謀本部表示,飛彈於當地時間8時10分至9時20分間發射,射程不一,最遠約飛行800公里。
金正恩在視察時強調,「經常維持核武備戰態勢相當重要,對於提高長程精準打擊的能力與效率,必須持續注入心血發展。」他同時檢視了2023年3月研發的「核武扳機」系統,該系統用於簡化核武使用的命令與發射程序。

北韓官媒指出,此次軍事行動是針對美韓在周邊海域多次展開的「核作戰預演」聯合軍演,特別是4月21日至25日在首爾進行的「釘錘25-1」(iron mace)桌上演習。然而,南韓《韓聯社》分析認為,北韓此次混合發射火箭砲和短程彈道飛彈,可能是為了提升飛彈性能、修改缺失,以持續向俄羅斯提供導彈和彈藥援助。
陪同金正恩視察的官員包括朴正天、趙春龍、金正植等黨中央幹部,以及主導武器系統研發的飛彈總局長張昌河和國防科學院長金龍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