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直擊花蓮馬太鞍溪新堰塞湖溢流「淹沒便道」 雜木堵涵管

記者高珞曦/綜合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下游21日形成新的新堰塞湖,並於當晚7時30分左右出現溢流,湖水於當晚9時49分經過並淹沒馬太鞍溪橋臨時便道,林保署花蓮分署推估水位抬升高度約70公分。

花蓮馬太鞍溪下游21日再形成新堰塞湖並於當晚溢流,泥水淹沒臨時便道。(圖/中天新聞)

據中央氣象署21日晚間發布的豪雨特報,花蓮縣山區如秀林鄉、萬榮鄉、卓溪鄉等地持續有局部大雨發生,所幸雨勢未如北部劇烈。原先公路局按林保署監控資料,預計21日晚間6時至22日早上10時出現溢流,當時按現地資料初估,該堰塞湖湖體壩高約40公尺,蓄水量約10萬噸,若在24小時內達蓄滿狀態,則蓄水量上看60萬噸。

新堰塞湖泥水夾帶雜木奔流,堵住部分涵管。(圖/中天新聞)

公路局已在21日傍晚5時55分封閉馬太鞍溪橋涵管便道,並針對馬太鞍溪橋臨時便道實施預警性封閉。

馬太鞍溪新堰塞湖溢流湖水接近周邊馬路。(圖/中天新聞)
馬太鞍溪新堰塞湖溢流湖水接近周邊馬路。(圖/中天新聞)

21日晚間7時30分許,該堰塞湖開始溢流,且堰塞湖水持續沖過馬太鞍溪橋便道,泥水稍早淹沒便道,水位也逐漸與涵管齊高,似有再淹過周邊馬路趨勢。

此外,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花蓮工務段已在臨時便道堤頂設置封鎖設施,並維持周邊淨空。

林保署花蓮分署表示,21日新形成的堰塞湖在當晚9時9分監測到第1波溢流訊號,且洪峰已在當晚9時49分經過馬太鞍溪涵管便道,水位抬升高度約70公分,呼籲民眾不要進入河道,以確保安全。

前進協調所指出,有關外界關心台9線馬太鞍溪橋臨時便道現狀一事,光復鄉災後復原專案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政委今(21)日表示,臨時便道並無沖毀情形,稍早由於農業部林保署預測馬太鞍新堰塞湖約於今晚開始溢流,故於19時30分宣布預警性封橋,而溢流約於21時前開始,並於22時前溢淹過便道路面,而水位已於22時45分降到便道以下,且溢流皆保留在疏濬的水道,兩側堤防安然無恙,目前便道上略有積土及樹木殘枝,紐澤西護欄也有部分走位情形,交通部公路局將儘速進行整理,並於評估儘速開放通車。

留言衝人氣 16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