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日本民營企業 ispace「登月任務」失敗 執行長:「白兔號」可能墜毀月球表面

分享:

記者陳怡伶/綜合報導

日本航太新創公司ispace「白兔-R」M1登月艙(Hakuto-R Mission 1)26日凌晨展開降落月球之旅,預定在1小時後著落,但在降落時突然與地面飛行控制人員失去聯繫。對此,26日上午,ispace召開記者會宣布任務失敗,公司研判白兔號可能墜毀月球表面。

在登月倒數的直播之前,在日本科學未來館可以看到白兔號的著陸器和月球車模型。(圖/美聯社)

綜合日媒報導,26日上午ispace稱,「確認登月艙最終硬著陸在月球表面的可能性很大」,推測是白兔號預估的月球表面距離有落差,導致燃料用盡,且數據顯示白兔號突然加速下降,所以最後很可能是以撞上月球表面的方式著陸。ispace執行長袴田武史(Takeshi Hakamada)表示「我們失去通訊,所以推測我們未能完成登陸月表」,東京的任務控制工程師持續試著重新聯繫白兔號,查明失敗原因。

ispace執行長袴田武史於26日記者會宣布任務失敗。(圖/NNN)

白兔號2022年12月由美國航太公司SpaceX的火箭獵鷹九號(Falcon-9)搭載,自佛州卡納維爾角(Cape Canaveral)發射場升空,4月13日進入月球軌道,為登陸做準備,原定於日本時間26日1點40分著陸。

袴田表示,「雖然我們未能實現登月,不過我們認為在獲得了大量數據和經驗之後,此次任務的意義已充分實現」。他補充,這次的失敗並不會阻止公司未來的任務,ispace目前正在展開另外兩次登陸月表的嘗試,「重要的是將這些知識和教訓反饋給二號及後續的任務,以便能夠充分活用這次經驗」。

對此,日本官房長官松野博一在記者會上表示,「很遺憾計畫無法達成,期待能吸取經驗繼續挑戰。這次民間新創公司的嘗試,如果能成為促進航空產業發展的契機將會有相當大的意義,政府也會持續支持這些『向太空挑戰』的民間企業。」

事實上,白兔號並不是第一個飛往月球的民間探測器。2019年以色列非營利組織SpaceIL研發的「創世紀號」也曾嘗試降落月球,卻在最後一刻突然斷訊,任務失敗。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