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連假掃墓做好防護措施 疾管署籲牢記「五要五不」避免蛇吻!

分享:

記者蔡庭語/綜合報導

疾病管制署今(28)日表示,清明連假將至,民眾掃墓或至山區賞花、登山、郊遊時,應穿著長袖衣物及長靴自我保護,進入樹叢及草堆,要打草驚蛇,勿翻動中空林木或石塊,及避免在蛇類最活躍的夜間、日出及雨過天晴等時段,在蛇類出沒的地方逗留,以免遭毒蛇咬傷。

眾掃墓或至山區賞花、登山、郊遊時,應穿著長袖衣物及長靴自我保護,以免遭毒蛇咬傷。

(示意圖/photoAC)

疾管署指出,每年約有1,000名以上民眾遭毒蛇咬傷,國內較常見的毒蛇分別為出血性毒的龜殼花、赤尾鮐(俗稱赤尾青竹絲)與百步蛇;神經性毒的飯匙倩(俗稱眼鏡蛇)與雨傘節,以及兼具出血和神經毒的鎖鏈蛇。被毒蛇咬傷的治療方式,以注射中和性的抗蛇毒血清為主。因自4月份起臺灣氣候逐漸溫暖且潮濕,蛇類活動力增加致使民眾遭蛇類咬傷的數量增多,籲請民眾從事戶外活動前要多做保護措施。

疾管署說明,該署為全國目前唯一生產供應抗蛇毒血清機構,2020至2022年每年平均供應量分別為抗龜殼花及赤尾鮐蛇毒血清約2,552劑、抗雨傘節及飯匙倩蛇毒血清約739劑、抗百步蛇毒血清約141劑、抗鎖鏈蛇毒血清約42劑。疾管署統計,2020至2022年每年平均使用2,809劑抗蛇毒血清,抗龜殼花及赤尾鮐蛇毒血清約使用2,325劑、抗雨傘節及飯匙倩蛇毒血清約使用467劑、抗百步蛇毒血清約使用8劑,抗鎖鏈蛇毒血清約使用9劑,目前均供應無虞。前述抗蛇毒血清為醫師處方用藥,醫療院所才可購買,請民眾切勿購買來路不明藥物。目前全國約有190多家醫療院所儲備抗蛇毒血清,相關資訊均公開於疾管署「抗蛇毒血清儲備點查詢系統」(網址:https://gov.tw/yPR)。

疾管署再次呼籲,民眾如不慎被蛇類咬傷,請牢記「五要五不」

五要:

  1. 要視為毒蛇咬傷處理
  2. 要記毒蛇外觀特徵
  3. 要脫飾品,避免肢體腫脹
  4. 要包傷口上緣,減緩毒液擴散
  5. 要保持冷靜並儘速就醫

五不:

  1. 不割開傷口
  2. 不用嘴吸出毒液,避免感染
  3. 不冰敷,避免組織壞死
  4. 不飲酒或刺激性飲料,避免加速毒液作用
  5. 不延誤就醫,以免耽誤治療時機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