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關稅談判大限將屆 三大產業恐須讓利

分享:

要聞中心/綜合報導

台美貿易談判即將進入最後收斂階段。知情人士表示,美國已與數個國家接近達成協議,其中台灣也在名單之內,有望在7月9日對等關稅大限前與美國完成談判。分析師說,台積電沒在怕;但生技藥品、機械業、資通信產業恐須讓利。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圖/行政院)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圖/行政院)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與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楊珍妮,於6月25日率政府團隊與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和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進行溝通。雙方針對關稅、非關稅貿易障礙、貿易便捷化、供應鏈韌性等多項經貿議題進行討論,攸關晶片關稅的「232條款」相關議題也躍上談判桌。鄭麗君日前指出,雙方皆認為談判至今取得建設性進展。

行政院於6月30日重申,台美均表達在雙方產業長期互補的基礎之上,擴大雙邊投資將能增進共榮發展,尤其台灣企業近年擴大對美投資,美方也樂見美國企業擴大對台投資。但官方並未正面回應是否設定談判時間表。

台灣對美國享有貿易順差739.2億美元,是美國第6大貿易逆差來源。根據《中時》的報導,官員表示,台灣對美國平均名目關稅約6.1%,農產品關稅可望不動,但工業產品最終可能被要求降到1%至2%,降幅應不少,但最終結果仍須視談判情況而定。

對於「232條款」國安調查後可能對台灣課徵的半導體稅率,一位產業分析師表示,稅率不可能是川普最早喊出的100%,但也很難爭取到零關稅。不過,國內對半導體稅率不必太擔心,因為台灣晶片出口到美國只有74億美元,占比僅4.5%。但台灣的晶片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是在組裝成最終產品後出口到美國,若美國對含台灣晶片的最終產品,例如伺服器或資訊、通訊技術產品課徵高關稅,會對台灣產生間接影響。

該分析師認為,對於護國神山台積電來說,由於美商客戶需要台積電的晶圓,台積電有實力「漲價」,客戶也一定埋單,政府不必為台積電擔心。因此對232條款,產業分析師認為,不管政府談判結果如何,對我半導體產業可以說影響有限,反倒是生技藥品業較難逃避關稅影響。

藥界人士指出,若美國對藥品加徵關稅,全球藥品供應鏈將出現壓力,推升美商取得原料藥的價格,影響美國製藥業的藥品生產成本,新藥的價格自然會提高。

我方談判團隊已對美方表達供應鏈互補需求,相信一定可以爭取到較低稅率。雙方在談判過程中逐步凝聚共識,台美均認同在雙方產業長期互補的基礎上,擴大雙邊投資將能增進共榮發展。

除了台灣外,印尼、韓國、越南等國也在與美國進行談判。印尼已向美國提出兩國共同投資關鍵礦產項目的機會,其中印尼主權財富基金Danantara也將參與這項合作計畫。韓國因憂心與美國的貿易協商無法在期限內完成,打算跟美國爭取90天展延期。印度談判代表團也抵達華府,負責敲定貿易協議的最終版,並有望趕在7月8日前宣布。

留言衝人氣 6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