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異株「XBB、BF.7」首出現本土!40多歲男打滿3劑遭「重複感染」

分享:

記者黃翎妍/綜合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今(31)日公布國內Omicron亞型變異株確定病例新增165例,分別為139例本土個案(134例BA.5、1例BF.7、1例XBB、3例BA.2)以及26例境外移入(14例BA.5、5例XBB、1例BQ.1/BQ.1.1、5例BA.2.75、1例BA.2)。而國內驗出首例變異株XBB、BF.7本土個案,2名個案皆是本國籍,都沒有國外接觸史,其中一人首度感染,另名則是2次感染。

新興Omicron變異株監測結果。(圖/指揮中心)

XBB首例本土個案為北部40多歲的本國籍男性,已經接種3劑,8月30日確診第一次,10月15日再度出現發燒、咳嗽和流鼻水症狀,10月17日快篩陽性,經醫師評估後,認為是重複感染通報確診,隨後也經過疫調,並無相關國外接觸史,應該是社區感染。BF.7首例本土個案為南部60多歲的本國籍女性,接種過3劑,10月19日發病確診,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為第一次感染,後續經實驗室定序確認病毒為BF.7,疫調後也無相關國外接觸史。

上週境外移入及本土Omicron變異株監測結果。(圖/指揮中心)

指揮中心表示,上周定序139例本土個案,有134例為BA.5本土個案,占96.4%,為53名男性、81名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分布為北部80例、中部18例、南部30例、東部6例,確診日介於今年9月9日至10月21日。

境外移入個案有26例,11例男性、14例女性,年齡介於10歲至80多歲,入境日介於今年10月6日至10月22日。其中BA.5有14例,分別自德國3例、新加坡2例、土耳其、中國、日本、加拿大、英國、泰國、義大利、葡萄牙及澳大利亞各1例;XBB有5例,分別自新加坡2例、印尼、印度及泰國各1例;BQ.1/BQ.1.1有1例自加拿大;BA.2.75有5例分別自泰國、越南各2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例移入。

截至目前國內B2022年累計檢出之Omicron亞型變異株境外移入確定病例:BA.5為1,200例、XBB為6例、BF.7為4例、BQ.1/BQ.1.1為6例、BA.4為104例、BA.2.75為62例、BA.2為1028例;另累計本土確定病例BA.5為1,013例、XBB為1例、BF.7為1例、BA.4為5例、BA.2為2,525例,尚無BA.2.75、BQ.1.1/BQ.1.1本土確定病例。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圖/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今年10月26日的資料,全球已發現超過390種Omicron次分支變異株,目前BA.5變異株占比約為77.1%,仍為全球主流株且持續變異,由其演化之新型變異株BQ.1及其子代變異株傳播快速,受影響國家數及病例數持續增加,已於至少65個國家檢出,占比約6.0%;BA.4.6變異株及其子代已於至少87個國家檢出,占比約4.4%;BA.2.75變異株及其子代已於至少63個國家檢出,占比約為3.2%;另XBB變異株及其子代已於至少35個國家檢出,占比約1.3%,需密切監測國際間之病毒株演變與流行。

另外,WHO於今年10月27日表示,根據新加坡、印度等國資料,相較於其他Omicron主要流行株,XBB變異株未增加疾病嚴重度。XBB有較高重複感染機率,但主要發生於流行Omicron前(如Alpha或Delta)之感染者,尚無證據顯示XBB對於近期感染Omicron有免疫逃脫。

指揮中心強調,依現有研究分析出,種次世代疫苗追加劑對BA.5等變異株還是有保護力,且可降低因感染COVID-19所造成的重症、住院或死亡風險。民眾仍須加強消毒、勤洗手、戴口罩等防疫措施,並盡速安排疫苗接種,來獲得保護力避免感染。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