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兒童」獨自跨省徒步106公里!陸機器人創金氏世界紀錄

分享:

大陸上海智元機器人「遠征A2」成功創下人形機器人行走最遠距離的金氏世界紀錄。11月10日夜間至13日清晨,這台機器人完成了從大陸蘇州金雞湖到上海外灘的跨省行走挑戰,全程行走距離達106.286公里,在經歷56個小時、15次電池更換後,成功刷新全球人形機器人行走距離紀錄。

智元機器人「遠征A2」創下人形機器人行走最遠距離的金氏世界紀錄。(圖/翻攝上觀新聞)

綜合大陸媒體報導,這場「遠征」中,「遠征A2」不依靠人工遙控、全程「零摔倒」且未關機。它扛過夜間接近0℃的低溫,穿越柏油馬路、瓷磚路、橋樑、盲道、坡道及夜間照明不足等多樣化複雜地形與環境挑戰,全程遵守交通規則,最終抵達上海外灘。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官向它頒發了認證證書,確認其創下「人形機器人行走最遠距離」的世界紀錄。

智元機器人合夥人、高級副總裁王闖表示,此次跨省長途行走旨在向公眾直觀展示人形機器人技術已達到極高的可靠性與穩定性水平。「從蘇州走到上海是很多人都難以一次性完成的任務,但機器人做到了。這證明本體硬件性能、『小腦』平衡算法及耐久性已趨於成熟,為大規模商用奠定了基礎。」

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官向智元機器人「遠征A2」頒發了認證證書。(圖/翻攝上觀新聞)

值得一提的是,這台打破紀錄的機器人並未對關節、負載或結構做任何針對性強化,是直接從工廠產線下線、交付給客戶的「普通人」,顯示出智元機器人極強的穩定性和環境適應能力。「這是我們最引以為豪的一點,它標誌著機器人已經從高不可攀的實驗品,變為了可以批量、穩定交付的工業品。」王闖說。

智元的目標是讓機器人「身體強壯、頭腦發達」,它並沒有去「捲」更強的爆發力,而是在穩定性和可靠性上下足了功夫。當被問及長距離行走的意義時,王闖表示是為了向市場證明當前人形機器人已進入「很好用」的階段。

智元的整套機器人設計的底層邏輯,都圍繞在讓機器人更好用上。在行走途中,「遠征A2」多次運用「熱插拔換電」技術進行多次「體力補充」,這一技術無需關機,連接外部電源後即可拆下舊電池、換上新電池,耗時不足1分鐘。智元還賦予了機器人自主休息的功能,在沒有任務的情況下,機器人會像人一樣找地方坐下,待機可達一天。

智元機器人「遠征A2」成功克服複雜的路況與環境挑戰。(圖/翻攝上觀新聞)

王闖將現階段的人形機器人比作「兩歲兒童」——能穩當走路、簡單交流,卻幹不了複雜任務。起步階段,智元優先推進機器人「力所能及」的商業化,讓其在場景中持續進化。2025年智元的商用部署數量已超1000台,並獲得了客戶的多輪複購,主要應用於展廳接待與文娛表演場景。

「我們的目標是實現機器人自主換電,無人維護。」王闖說。他還「劇透」了機器人的未來應用場景,「自主買菜在未來一兩年有希望實現。機器人可以全自主走到菜市場,說出要買的物品,並攜帶菜籃子返回。」

這場跨省徒步也「試」出了一些缺點。「機器人時代的到來需要社會基礎設施與規則的同步適配,就像汽車普及需要建設公路、紅綠燈和加油站一樣,未來社會也需要建立機器人的補給點、休息區,並明確其路權與活動範圍。」王闖說。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