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將老鼠、蒼蠅送太空30天!膠囊返航引火災 結果喜憂參半

分享:

俄羅斯最新的太空生物實驗計畫「Bion-M No.2」因搭載超過1500隻動物與多種植物、微生物,被外界稱作「諾亞方舟」。這枚膠囊於8月20日自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太空發射場(Baikonur cosmodrome)升空,由「聯盟號」(Soyuz)火箭送入南北極軌道,展開為期30天的飛行,並在19日墜落俄羅斯奧倫堡地區(Orenburg region)草原。

「聯盟號」(Soyuz)火箭。(圖/翻攝俄羅斯科學院生物醫學問題研究所

根據《太陽報》(The Sun)報導,膠囊中包含75隻老鼠、超過1500隻蒼蠅與多種植物、微生物樣本。這些生物在軌道期間長時間暴露於宇宙輻射環境,用以模擬長期太空生活對生物體的影響。

Bion-M 2號飛船上唯一的哺乳動物是經過特殊培育的 C57BL/6 品系的老鼠。(圖/翻攝俄羅斯科學院生物醫學問題研究所)

雖然任務基本完成,但降落過程並非毫無風險。現場影像顯示,著陸瞬間引發了一場小型灌木叢火災,所幸火勢很快撲滅,未對回收作業造成嚴重阻礙。

直升機隨即將倖存樣本送往臨時架設的醫療帳篷進行初步檢查,並在9月20日午夜前後轉運至俄羅斯科學院生物醫學問題研究所(Institute of Biomedical Problems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實驗室,展開後續分析。科學家優先觀察蒼蠅的活動狀態,檢驗是否出現神經系統異常。

「Bion-M No.2」共規劃10大研究方向,涵蓋30多項實驗,重點在於探討生命如何在太空中存活,並研發保護人類免於宇宙輻射與失重影響的新技術。其中名為「隕石」(Meteorite)的研究特別受到矚目,假設地球生命可能源自外太空,並利用膠囊重返大氣層的過程驗證相關理論。

專家指出,這場計畫結果「喜憂參半」:一方面部分樣本成功生還並回到地球,為後續研究提供寶貴數據;另一方面,艙內長時間的輻射暴露與降落時的火災,也可能為數據解讀帶來變數。俄羅斯官方則強調,此次實驗並非單一目的,而是跨越從微生物到哺乳動物的多層次觀察,將為未來載人深空探索提供重要參考。(CTWANT)

【更多CTWANT新聞】
英國百年智庫揭密:俄羅斯正協助中國強化奪台能力
俄遠東城市遭棕熊入侵!釀1死1傷 12歲男童靠裝死逃過一劫
川普態度丕變!狠酸俄是紙老虎 鼓勵烏「收復所有失土」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