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鏡子藏人性化巧思!巧妙設計助輪椅族安心進出

分享:

多數電梯內都裝有鏡子,許多人直覺認為這是為了讓搭乘者整理儀容或增加空間感,但其實背後隱藏著更重要的設計考量。根據專業電梯廠商及相關單位的說明,電梯鏡子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協助輪椅使用者安全進出,體現無障礙設計的人性化思考。

我國內政部《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規範,電梯「面對機廂之後側壁應設置安全玻璃之後視鏡」。(示意圖/pixabay)

一名網友曾在批踢踢發文詢問「為什麼電梯裡通常都會裝鏡子」,引發熱烈討論。許多網友猜測是為了「整理服裝儀容」、「增加空間視覺感」或「讓小空間看起來較寬闊」。然而,國家人權委員會曾在臉書指出,電梯內鏡子最重要的功能是輔助輪椅使用者,讓他們在進出電梯時能看清出口位置,避免撞到障礙物。

英國電梯供應商Gartec也曾解釋,電梯內的鏡子具有三大主要用途:「保障人身安全」、「無障礙設計」及「增加空間感」。日本電梯協會更進一步說明,輪椅使用者搭乘電梯時常需倒退離開,鏡子能幫助他們確認出口方向及後方狀況,因此日本早在昭和時代就制定了電梯安裝鏡子的相關規定。

我國內政部《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也明確規範,電梯「面對機廂之後側壁應設置安全玻璃之後視鏡」,並詳細要求後視鏡下緣距地面85公分,高度需大於90公分,寬度不得小於出入口淨寬。若使用懸掛式廣角鏡,則寬度應為30至35公分,高度20公分以上。

國家人權委員會表示,除了電梯內的鏡子外,現今也有越來越多操作面板較低的ATM及可語音操作的車票自動售票機等設施,透過環境的友善設計,讓不同需求的人都能輕鬆自在地使用這些公共設施。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