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源定調堰塞湖:下切80米叫潰壩 馬太鞍溪中央管、花蓮縣府管不到

分享: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受強颱樺加沙外圍環流挾帶豪雨影響發生潰堤,洪水沖垮橋樑、水淹光復鄉地區,災情嚴重,民進黨政府堅稱是溢流。對此,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受訪時定調,一,這條河川叫中央管河川,所以治水與花蓮縣政府無關,連管都管不到;二,水流往下刷80米就叫潰壩,並非溢流。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中天新聞)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中天新聞)

水利、土木、環境工程專家出身的李鴻源26日在中天節目《全球大爆卦》完整解析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潰堤)的現象,前立委蔡正元、台大教授苑舉正也受邀評析。

李鴻源表示,這條河川叫「中央管河川」,就是中、下游是經濟部水利署負責,中游以上又屬於農業部的兩個署,一個以前叫做水土保持署,再上去以前叫林務局。蔡正元補充,現在叫林保署。

李鴻源指出,所以馬太鞍溪這條河是3個單位在管,嚴格講與花蓮縣政府沒有關係,連管都管不到。

李鴻源透露,此事發生前不到兩個禮拜,內政部長劉世芳打電話給他,請他組一個專家團隊做研析,看(堰塞湖)能怎麼辦,他要求同仁快給他看相關資料,一看發現,當時是6千萬噸的水,那是兩個牡丹水庫啊!立即認為「這還得了,滿水位是9千萬噸,那不就是一個南化水庫,加上一個非常不穩定的壩體裡面?所以這個真的是立即危險」。

蔡正元關心的問,農業部長(陳駿季)說,壩底有1.7公里長,所以沒有立即的危險。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定調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是潰壩而非溢流。(中天新聞)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定調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是潰壩而非溢流。(中天新聞)

李鴻源回覆,相信大家都在爭議一件事,即6千萬噸到9千萬噸的水,事實上,一個颱風來就滿了。溢滿之後,像這個壩,假如說是土石壩,土石壩最忌諱的是overfllow(溢流),只要一溢頂就開始掏刷,掏刷的洞會愈來愈大,最後這就叫潰壩。

蔡正元進一步詢問,他們(中央政府)現在還說溢堤,沒有潰壩?

李鴻源無奈苦笑說「往下刷80米,什麼叫沒有潰壩?」

蔡正元說,他們說100公尺,還說右邊沒有垮,所以不算。主持人也詢問,到底是溢流還是潰壩?這個名詞要講清楚一點。

李鴻源答覆,那整個壩己經垮了嘛!他也諷刺說「是要考水利技師嗎?」

蔡正元說「實在需要講清楚,因為民進黨在講(溢流)的呀!」李鴻源再強調一次「它就叫潰壩」。

留言衝人氣 7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