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弓四型防空飛彈設計與「箭式」相似 引發台以軍事合作聯想

分享:

今年成為國防館的目光焦點之一,在台北航太暨國防工業展中首度公開的自製「強弓」(天弓四型)飛彈系統,是中科院依據國防政策及整體防空作戰需求,針對敵軍戰術彈道飛彈威脅所自力研發的陸基中層反飛彈武器系統(ABM),性能相較現役的天弓三型防空飛彈系統更為提升,能在中空層攔截來襲的戰術彈道飛彈,並可與低空層的反飛彈系統形成重層攔截火網。

台北航太展展示弓四反飛彈系統的強弓射控雷達。(圖/宋玉寧攝)
台北航太展展示弓四反飛彈系統的強弓射控雷達。(圖/宋玉寧攝)

天弓四型反飛彈系統主要組成包含強弓飛彈、相位陣列雷達車、機動垂直發射車及戰術中心車,系統採用機動式設計,除了可增加戰場存活率外,亦可視作戰需要,經由營指管系統指揮管制國軍其他防空飛彈執行作戰任務。

強弓飛彈比弓三型彈體更大,採兩節式設計,由後段的加力器與前段的截殺載具組成,彈體外殼以複合材料製造,飛彈在飛行過程是先以加力器推送至預期攔截點附近,再啟動截殺載具的發動機,並以推力向量控制,於中空層修正飛彈軌跡進行攔截,最大射高約70公里。

台北航太展展示弓四反飛彈系統的4聯裝發射車,車尾擋焰板已放下。(圖/宋玉寧攝)
台北航太展展示弓四反飛彈系統的4聯裝發射車,車尾擋焰板已放下。(圖/宋玉寧攝)

強弓飛彈配備兩節固態火箭,最大飛行速率達到極音速,裝有高爆破片彈頭。導引方式採中途階段慣性導引搭配雷達上鏈修正,終端則以主動尋標導引。截殺載具配備高頻段毫米波主動尋標器,可精準偵測、解析出目標位置,鎖定目標。

垂直發射車與弓三型飛彈發射車相似,同樣採4聯裝設計,但強弓彈箱除了更為龐大,外型也由長方形改為圓筒形,車尾配置收放式擋焰板。採用垂直發射可縮短系統反應時間,能快速因應敵方威脅。發射車採有線或無線通信方式與戰術中心車構聯,並接受其指揮遙控發射飛彈。

台北航太展展示的強弓飛彈全尺寸模型。(圖/宋玉寧攝)
台北航太展展示的強弓飛彈全尺寸模型。(圖/宋玉寧攝)

強弓雷達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主動相位陣列雷達系統,外觀與天弓一、二型防空飛彈系統的固定式長白雷達相似,但尺寸較小,可機動部署,具備搜索、追蹤、分類及鑑別來襲目標能力,負責戰術彈道飛彈目標的偵追、引導強弓飛彈向攔截點飛行。

強弓雷達的特色是採用全固態模組的主動電子掃描相位陣列(AESA)天線,透過電子方式快速變換波束方向,能同時偵測、追蹤多個空中高速目標,並大幅提升偵測、追蹤距離與抗干擾能力。

弓四反飛彈系統的戰術中心。(圖/截自中科院影片)
弓四反飛彈系統的戰術中心。(圖/截自中科院影片)

中科院指出,除了性能提升之外,弓四型反飛彈系統從飛彈設計、推進系統及雷達技術開發等關鍵技術,都是由中科院自力研發完成,並結合國內產業共同製造,未來在生產、裝備後勤維護及系統妥善率上,可同時帶動國內航太、電子、材料與精密製造業的發展,形成完整國防產業鏈,使國防研製不必受制於人,為我國「國防自主」、建軍備戰奠立堅實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中科院的強弓飛彈外形、圓筒形彈箱,與以色列航太公司(IAI)研製的箭式(Arrow)二型反飛彈系統頗為相似,只不過箭式二型飛彈垂直發射車採用6聯裝設計。中科院是否有獲得以色列的軍事科技協助,引發外界聯想。

強弓飛彈試射。(圖/截自中科院影片)
強弓飛彈試射。(圖/截自中科院影片)
箭式飛彈6聯裝發射車。(圖/以色列空軍)
箭式飛彈6聯裝發射車。(圖/以色列空軍)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