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今(18)日於2025年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期間,與美商ANDURIL公司、加拿大AirShare公司簽署採購合約,並與美商Aero Vironment公司、美商諾格公司(NG)、美商MARTAC及美商李奧納多(Leonardo DRS)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共同推展新世代國防科技研發,同時帶動國內軍工產業升級與發展。針對「低成本自主巡弋飛彈」的合作研發,中科院表示希望在18個月內完成,每枚成本能在新台幣650萬元以內;此外南韓、日本也都爭取與ANDURIL公司合作研改梭魚(Barracuda)500型。

中科院與Anduril在展覽期間簽訂DIVE-LD無人自主水下航行器採購合約,並陳展該公司幽靈(Ghost)X型旋翼無人機、銅斑蛇(Copperhead)自主水雷、海床哨兵(Seabed Sentry)及哨兵塔(Sentry Tower)等系統,透過Lattice 開放式AI指管智慧決策平台,整合具邊緣運算能力的各式無人載具,運用其複式疊加運算及相互感知能力,達成高效群攻協同作戰,建構陸、海、空及水下四度空間的打擊能力。
中科院表示,透過國際合作開發模式,經由Anduril公司技術移轉與結合其飛彈技術能量,針對梭魚500型飛彈在地合作發展陸基型「低成本自主巡弋飛彈」,後續亦可應用於未來艦載反艦飛彈系統升級所需;更可將「海空戰力提升特別預算案」已建構的國內供應鏈,發展低成本大規模生產製供能力,培養具備彈性與自主性的國內供應鏈體系,提升我國平戰時武器製供韌性。

由Anduril公司研發的梭魚500型自主巡弋載具設計採用偽裝外觀,並提供智慧且靈活的任務系統,能夠快速且有效率的部署,機體考量多批生產需求,採高度模組化與易製性零組件設計,使用一般性的機工具以少量程序即可組裝,具有大規模低成本生產優勢。
至於中科院將首次引進的DIVE LD水下無人自主航行器,可執行搜救、定位、海底電纜巡檢等任務。初期可透過水下探勘、研究及分析,確認我國因應水下巡檢的需求,再依序擬定未來水下載具長遠發展方向;其搭載海床哨兵水下感測網路系統,可由水下自主航行器進行部署與回收,整合微波、紅外線等異質目獲方式,可建立水下長時間及時監測與通信能力。

此外,銅斑蛇是一款小型自主水下載具(AUV),可以搭配不同偵搜感測模組或武器系統(M系列),兼具偵察及攻擊能力,當搭配武器系統時,銅斑蛇可靜、動態部署,兼具水雷及魚雷的雙重功能,可提供戰場指揮官更多的戰術運用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