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暫緩實施針對多數國家的關稅措施,為期90天,僅實施10%的對等關稅,並對大陸徵收關稅提高至145%。對此,英國媒體盤點川普關稅政策的5大目標,認為物價上漲與川普的目標是背道而馳的,甚至恐衝擊川普和共和黨的選情。

BBC整理川普宣稱的五大目標,目前進展為何:首先,談出更好的貿易協定:川普聲稱美國長年被世界各國掠奪、劫掠和剝削,因此此次強硬開徵關稅,就是為了逼各國讓步。白宮更誇耀現已有超過75位領導人主動洽談。
目前進度:美國的貿易夥伴們現在有90天的時間與川普達成某種協議,時間緊迫。但從目前從展開談判來看,川普要「談到些成果」是有相當的機會。
第二、振興美國製造業:川普認為關稅是重建美國製造業的關鍵手段,不過頻繁變動的政策造成政策不正確性,讓企業不敢貿然投資設廠。
目前進度:當關稅政策全憑川普一時決定時,無論是美國本土或海外企業,更可能選擇觀望,等川普做出明朗決策後,再做重大投資決策。

第三、對抗大陸經濟擴張:川普將矛頭對準大陸,稱其是全球貿易失衡的元凶,白宮強調這是「真正的對手」。若川普想和大陸進意志較量,測試雙方能承受多大經濟與政治壓力,川普的確做到了,雖然他們現在也在找台階下,希望能尋求談判,但目前未見大陸明確讓步。
目前進度:即便這場對決是川普主動挑起的,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以及擁有強大軍事實力的大陸對抗,但風險極高。且在過程中,美國或許也疏遠了原本在這場對抗中最需要的盟友。
第四、增加政府收入:川普主張關稅可為美國創造數兆收入,可用以彌補預算赤字、減稅與支持政府新方案。根據稅務基金會估算,實施10%全面關稅可在10年內帶來2兆美元。
目前進度:若川普維持基準關稅,並加上針對特定進口品與大陸的大幅加徵稅項,那麼確實會達成這個目標,至少在美國消費者還未全面轉向國產產品之前,這筆「關稅財源」還會源源不絕;但一旦轉向國內產品,這筆收入可能就會快速減少。
第五、降低消費者物價:川普承諾關稅政策會讓物價下降,但多數經濟學家則認為關稅將轉嫁給消費者。據稅務基金會估算,若實施10%關稅,美國家庭平均將多支出1253美元(約等於新台幣40,494元),且低收入族群受害最深。
目前進度:物價上漲與川普的目標是背道而馳的,恐對其政治聲望以及共和黨未來的選舉前景造成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