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文忠 博士(台灣地區政治受難者互助會 受難者二代)
聽聞2025年8月2日,中部罷免團體即將召開記者會,意圖以「致敬黨外運動」之名,為其政治議程披上歷史正義的華服時,如果這個聲明是真的,這不僅是一場荒謬的政治表演,更是對台灣百年來反抗精神最無恥的褻瀆。他們所援引的「抗日」、「二二八」、「白色恐怖」與「黨外運動」等神聖符號,其精神內核早已被「青鳥行動」、各類罷免團體及「黑熊學院」等勢力徹底掏空、扭曲與背叛。

這些自詡為「公民運動」的組織,非但不是歷史的繼承者,反而是歷史的篡奪者。他們是民主的反動,是建立在先烈骸骨之上,對台灣民族民主傳承最深重的玷汙。他們的行徑,正在譜寫這段傳承史上最恥辱的一一、精神的扭曲:從「反抗威權」到「服務權力」
台灣的民族民主傳承,其核心是一部權力極度不對等的反抗史。
歷史的真相是:
抗日精神,是在殖民統治下,為爭取民族尊嚴與生存權的浴血奮鬥。
二二八精神,是人民面對貪腐、失能的政權,從失望走向絕望的集體怒吼,最終換來國家機器的血腥鎮壓。
白色恐怖下的抗爭,是在特務橫行、羅織入罪的時代,知識分子與平民百姓為守護一絲思想自由與人性尊嚴,甘冒身家性命的抵抗。
黨外精神,是在萬年國會與一黨專政的鐵幕下,以血肉之軀衝撞戒嚴體制,爭取最基本的言論、集會與組黨自由。
這些歷史的共同點是:以平民之身,對抗國家暴力;以體制之外的弱勢,挑戰體制之內的強權。
今日的假象是:
「青鳥」、「罷團」、「黑熊」等團體,其行動的背景是台灣已然鞏固的民主體制。他們非但不是弱勢,反而坐擁龐大的媒體資源、行政部門的隱性支持、網路輿論的聲量優勢,甚至來自特定政治勢力的金援與背書。
他們抗爭的對象,不是壓迫人民的國家機器,而是經由民主程序產生、意見與他們相左的民意代表與政治對手。
他們不是威權的受害者,而是現行權力結構的附庸與打手;他們不是在挑戰體制,而是在**鞏固特定政黨的權力,打擊民選的制衡力量。
將這種服務於權力、打壓異己的行為,與歷史上反抗暴政的犧牲相提並論,是一種無可饒恕的邏輯錯亂與道德破產。

二、方法的顛倒:從「團結人民」到「撕裂社會」
歷史上所有偉大的民主運動,其目標都是為了團結更廣泛的人民,對抗共同的壓迫者。而今日這些團體的所作所為,卻是反其道而行。
歷史的傳承是「求同存異,一致對外」:
黨外運動之所以能成功,正是因為它團結了從本土派、自由派到部分統派等光譜各異的力量,共同對抗國民黨的一黨專政。其核心是建立最廣泛的民主統一戰線。
今日的現實是「製造敵人,思想純化」:
「青鳥」與罷免團體的操作,完美繼承了類法西斯與冷戰時期的鬥爭手法。他們的核心方法論是撕裂:
1. 標籤化:以「親中」、「賣台」、「反民主」等簡化標籤,將一切異議者非人化。
2. 妖魔化:透過網路、媒體與文宣,對特定政治人物或群體進行人格謀殺與仇恨動員。
3. 思想審查:營造「不贊同我,就是人民公敵」的氛圍,對不同意見者進行網路霸凌、起底出征,意圖達成寒蟬效應。
這不是民主的深化,而是民主的內戰。他們追求的不是基於事實與程序的公共討論,而是基於信仰與敵我的政治清洗。他們將民主社會最珍貴的多元與寬容,視為必須剷除的敵人。
三、目標的墮落:從「民主理想」到「政黨工具」
一場運動的價值,取決於其最終目標。
歷史的目標是「建構制度,解放人民」:
黨外前輩們追求的是解除戒嚴、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新聞自由等能夠長遠保障所有人的制度性建設。他們的奮鬥成果,是全民共享的民主資產。
今日的目標是「奪取權力,鞏固統治」:
青鳥行動,其真實訴求並非反對「國會黑箱」,而是無法接受執政黨失去國會主導權的現實。其目標是癱瘓在野黨多數的立法權,確保行政權力不受監督與制衡,是赤裸裸的黨派利益保衛戰。
黑熊學院,其標榜的「全民國防」並非旨在建立真正中立、自主的公民防衛力量,而是將特定意識形態(抗中保台)與國防捆綁,在社會內部預設「第五縱隊」,為監控與清算內部異己提供理論基礎。它培養的不是保衛民主的公民,而是服務於特定政治議程的戰鬥員。
這些團體已徹底淪為特定政黨的側翼組織與政治工具,其行動目標不再是崇高的民主理想,而是庸俗的權力鬥爭。
結論:無法跨越的鴻溝——歷史傳承與無恥的模仿
台灣的民族民主之路,是一條由鮮血、淚水與黑牢鋪成的道路。其偉大之處,在於抗爭者純粹的動機與無私的犧牲。真正的致敬,是繼承那份「為全民自由而非為一黨之私」奮鬥的核心價值,並警惕任何權力對公民社會的腐蝕。
「青鳥」、「罷團」與「黑熊」的出現與合流,是台灣民主的病徵。它們象徵著一個社會在失去歷史感與批判性思考後,如何輕易地將鬥爭的符號誤認為民主的實踐。
8月2日那場記者會,將不會是民主精神的傳承儀式,而是台灣民主史上一個標記著歷史荒謬與恥辱的時刻。它宣告了一場以民主為名、行反動之實的運動,正式粉墨登場。歷史終將裁決,誰是真正的繼承者,誰又是那卑劣、無恥的模仿者。
※以上言論不代表中天新聞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