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台肺炎病例上升,姜冠宇醫師指出,感染流感後除了會引發肺炎,還會大幅增加心肌梗塞、中風與心衰竭風險,接種流感疫苗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達45%,效果優於部分降壓、降脂藥,建議民眾盡早接種,預防重症發生。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內科醫師姜冠宇昨天(21日)臉書發文稱,近期急診中許多病患初期未驗出病毒,入院後才確診肺炎,導致部分醫療院所出現院內感染事件。他直言,醫療量能吃緊的背後,是整體人口健康狀況變脆弱,若不提前防範,疫情恐使醫療體系再度面臨崩潰壓力。
根據醫學實證,感染流感後的心血管與代謝疾病風險明顯上升。研究指出,感染後3天內,40歲以上族群急性心肌梗塞風險增近10倍,35歲以上的中風風險則提高8倍;流感盛行率每上升5%,心衰竭住院率便增加24%。對糖尿病患者而言,感染後異常血糖事件增加74%,肺炎風險更上升7倍;氣喘患者中高達八成在感染後出現急性惡化。

醫師說明,流感疫苗除能減少感染機率,也能間接保護心血管健康。研究顯示,在心肌梗塞高風險族群中,接種流感疫苗後1年內的心血管事件風險下降達45%,預防效果優於常見的降血壓藥與降血脂藥。他提到,這屬於「二級預防」概念,並非取代藥物治療,而是與其他健康行為相輔相成。
姜冠宇提醒,流感病毒A型仍是全球變異率與傳染力最高的病毒之一。感染流感後,肺部免疫細胞功能會在2週內明顯下降,使患者在康復後仍易再度感染或併發細菌性肺炎,其中最常見的病原即為肺炎鏈球菌,呼籲民眾務必盡早接種流感及肺炎鏈球菌疫苗,降低重症與住院風險。(CTWANT)
文章授權轉載自《CTWANT》全台肺炎激增!醫點名1族群「快打流感疫苗」 心血管風險降4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