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讚數決定地位!陸兒童手錶變身學生社交貨幣 灰色產業鏈引憂慮

分享:

近日大陸兒童安全手錶從單純的安全工具演變為中小學生群體中的「社交硬通貨」,並催生出一條包含帳號買賣和刷點讚的灰色產業鏈,引起對兒童網路保護與商業倫理的擔憂。

大陸兒童手錶正演變為中小學生群體中的「社交硬通貨」。(圖/網路)
大陸兒童手錶正演變為中小學生群體中的「社交硬通貨」。(圖/網路)

《海報新聞》13日報導,一支本應只用於定位和通話的「兒童安全手錶」,如今卻成為中小學生眼中的「社交硬通貨」。據報導,小天才手錶的社交功能被大量兒童濫用,甚至衍生出代養號、刷讚、帳號租賃等灰色產業鏈,一個擁有50萬點讚的帳號能賣到500元人民幣(約2200元新台幣)。當家長還在為孩子遠離手機而慶幸時,孩子們卻早已在方寸錶盤上,用點讚和好友數量丈量自己的「社交身價」。

網路上可以看到不少販售小天才手錶主頁的生意。(圖/網路)

小天才手錶構建了一個家長視線外的「私密社交空間」,只需一支手錶、一個圈名,孩子們就能互相加為好友。除基礎的通話、定位功能外,這款手錶還加入了「輕觸加好友」社交機制,並推出「主頁讚數」功能。在這個圈子裡,「主頁點讚數」成為衡量社交地位的核心指標。一名12歲學生透露,他曾以80元售出點讚量達24.2萬的帳號,在圈內點讚數超過60萬的用戶會被尊稱為「大佬」。

為了衝級,這名學生曾在暑假期間每天花費4至6小時活躍在手錶社交圈中。這種誘導式的社交功能助長了孩子的虛榮攀比心理,許多孩子將本該用於學習、運動和真實互動的時間,浪費在只為滿足虛榮心的社交攀比上。兒童手錶簡單地以讚數量作為社交成果的指標,並不利於未成年人形成正確的社交觀。

令人擔憂的是,圍繞手錶的「主頁圈」還出現了賣號、開小店、給別人拍影片、代理營運帳號等各類衍生交易。陝西恒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公益律師趙良善表示,從《未成年人保護法》角度看,小天才手錶的點讚、等級系統易誘導孩子攀比和長時間使用,且未設置有效的沉迷干預機制,屬於未充分盡到未成年人保護責任。

趙良善進一步指出,依據《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條例》規定,小天才公司作為面向未成年人的網路產品提供者,需履行未成年人網路保護義務,對產品生態內帳號買賣、代刷等行為進行監測和管控。若未履行監管義務,可能面臨整改、警告、罰款等處罰,甚至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專家呼籲,相關部門應明確兒童手錶的功能紅線,出台針對性規範,遏制娛樂化、攀比化的產品設計傾向,讓兒童手錶回歸安全工具的本質,為孩子們營造安全、健康的使用環境。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