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經貿辦總談判代表鄧振中 揭關稅戰台灣還有牌可打

分享:

台美關稅談判持續進行,美國學者分析,賴政府朝正確方向推進;前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也說,台灣採取與美方合作的方式來處理關稅議題,他並認為,台灣在加強轉運管制、推動市場准入方面可做更多。

前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圖/旺得富理財網)
前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圖/旺得富理財網)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4月初在「解放日」祭出對等關稅措施,他本月稍早簽署行政命令將對等關稅暫緩期延至8月1日,好讓各國有更多時間與美談判,但同時也陸續寄出20多封關稅函,通知各貿易夥伴將適用的新關稅稅率,其中未含台灣。

外界關注台灣面臨的新關稅稅率,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在美國當地時間22日發布「川普關稅將如何影響美台關係」(How Trump’s Tariffs Will Affect US-Taiwan Relations)線上座談影片,台灣經貿談判老手鄧振中及美國專家、學者透過視訊方式參與。

美國總統川普4月初在「解放日」祭出對等關稅措施,他本月稍早簽署行政命令將對等關稅暫緩期延至8月1日。(圖/美聯)
美國總統川普4月初在「解放日」祭出對等關稅措施,他本月稍早簽署行政命令將對等關稅暫緩期延至8月1日。(圖/美聯)

去年卸下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的鄧振中表示,台灣是仰賴貿易的國家,等待川普政府決定對台課徵關稅稅率之際,社會瀰漫一股焦慮氛圍。台灣政府從總統賴清德到各部會首長都表明希望和美國合作,「我們不見得認同美國採取的部分措施,但我們理解背後原因」。

他說,台灣從一開始就採取合作的方式,希望美方決策者注意到這點並與台灣合作,給予台灣的待遇能不同於其他採取對抗措施的國家。

被問及給予台灣政府的建議,鄧振中表示,若他仍在政府內部工作,有2件事他會做,一是加強轉運管制,另一項則是在市場准入方面有更多空間可以推動。

關稅。(示意圖/資料照)
關稅。(示意圖/資料照)

美國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Booth School of Business)教授謝昌泰(Chang-Tai Hsieh)表示,台灣看起來正在做正確的事,結合投資和採購試圖讓川普政府感到滿意。

哈德遜研究所國際經濟專家華特斯(Riley Walters)也認為,賴政府朝正確的方向推進,以誠意談判、積極參與,不僅設法處理台灣對美貿易順差的問題,也願意提升國防支出,並在出口管制等具戰略意義的監管議題上與美方合作。但問題在於,「這還是不夠」。

另一方面,雖然台灣名列美國前10大貿易逆差國之一,但至今尚未收到關稅函,他說,就某種程度而言,這對台灣有利,但這基本上是政治問題,將涉及大量政治協商。

他指出,賴政府將需要在台灣國內承受一定的政治損失,好讓川普政府在美國取得政治上的勝利,進而找到某種解決之道,「這將會需要好的外交手段」。

根據白宮先前公布的對等關稅表,其中對台灣的稅率為32%。台灣持續和美國談判,全力爭取降低稅率。(中央社)

留言衝人氣 9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