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豬隔22年重返美日星 拜這兩件事所賜

分享:
0:00
volume_up

1997年口蹄疫事件,從此台灣豬在國際市場絕跡,時隔22年,MIT豬要發了!拜中美貿易戰以及非洲豬瘟疫情席捲大陸所賜,台灣豬即將重返國際市場,美味飄入美國、日本、新加坡人的餐桌上。 [caption id="" align="alignnone" width="656"] ▲1997年口蹄疫事件,從此台灣豬在國際市場絕跡,時隔22年,台灣豬即將重返國際市場,美味飄入美國、日本、新加坡人的餐桌上。(台畜提供)[/caption] 受到貿易戰的影響,向來愛吃雞的美國人,從去年起,漸漸改成吃豬,原因是貿易戰以來,美國輸往中國與墨西哥的豬肉減少,較便宜的培根與排骨,成為美國民眾的首選。 由於中國與墨西哥分別對美國商品祭出62%及20%的報復性關稅,造成美國外銷到這兩國的豬肉受到衝擊,隨著牛肉、豬肉供應增加後,美國人的日常飲食出現改變,餐館業者或是生鮮超市,都主打豬肉,包括漢堡。 除了美國對豬肉需求增加,另一方面,非洲豬瘟大肆入侵大陸養豬產業,導致大陸豬價飆漲,也蔓延到全球,3月份美國去骨火腿價格月增7.6%,而歐盟的豬肉批發價格在短短2個月內更大漲16%。 看準這個時機財,台畜今(23日)宣佈,耗時3年多、斥資10億元、位於屏東長治鄉的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的台畜農科廠落成,該廠符合美國綠建築協會LEED黃金級認證綠建築,全廠的軟硬體完全比照日本食品加工廠的標準,以期符合美、日等地的輸入規範。 據了解,台畜不惜鉅資、全力響應推動豬產業現代化,就是為了明年出口台灣豬到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做準備。 自從1997年3月爆發口蹄疫事件以來,台灣豬從此禁入國際市場,當年單日被撲殺的毛豬高達4萬多頭,每百公斤豬價一夕暴跌3百元,據1997年報導,當年3月台灣爆發光復以來最大規模口蹄疫疫情,單日被撲殺的毛豬高達4萬多頭,每百公斤豬價一夕間下跌三百元,總共損失高達1700億元,從此台灣豬被封殺,無法出口到非疫區國家。 台畜董事長張華欣表示,美加地區華裔人口眾多、肉品需求大,台畜規劃採用美國豬肉來料加工的方式,生產符合美加地區華人口味的肉品,且屏東農業生技園區已經是政府核定的「自由經濟示範區」,享有免關稅及物流方便等優惠,台畜對於打進美國市場抱持高度信心,特別將美國對於肉品廠的衛生條件融入農科廠設計標準,預計最快明年就能攻佔美國市場。 (中時電子報)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