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來臨,不只產業結構轉變,也將深化區域結盟。台灣APEC領袖代表林信義今天表示,台灣與韓國產業優勢鮮明互補,為區域供應鏈韌性提供絕對的合作基礎,樂見發掘更多可能合作機會。
2025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主辦國為韓國,今年主題聚焦人工智慧(AI)等議題,並邀請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到韓國,希望促成更多合作機會。黃仁勳此行也宣布多項與韓國的合作計畫。
今天領袖代表國際記者會上,媒體詢問,韓國將台灣視為晶片領域競爭者,輝達宣布多項與韓國的合作計畫,是否對台灣造成影響;也有韓媒關切,如何看待台韓合作前景。
林信義表示,台灣、韓國在ICT產業鏈中,各自扮演關鍵角色,具備鮮明互補;台灣在半導體製造、封裝測試、雲端、AI硬體擁有高效率的完整生態圈,韓國則在記憶體、系統整合、消費終端,具備全球領先的強項。
林信義認為,台韓兩種優勢結合起來,將為區域供應鏈韌性提供絕對的合作基礎,樂見雙方在此基礎上,發掘更多合作機會,共同面對全球供應鏈挑戰。
代表雙部長之一的行政院政委兼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則強調,「韓國不是對手,是台灣合作夥伴」。
吳誠文表示,台灣、韓國在全球的民主供應鏈,各自扮演關鍵角色,他並不擔心輝達與韓國合作會造成台灣任何負面影響,因為韓國的投資,日後會演變為台灣客戶,韓國建設AI工廠,需要採購台積電製造的晶片、韓國製造的記憶體,這對雙方都有好處,台韓會是合作夥伴。(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