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姐弟為1200多萬遺產鬧上法院 意外揭「2人都非親生」

分享:

大陸天津近日一起關於人民幣300萬元(約1227萬元新台幣)遺產爭奪的案件備受矚目,不僅金額龐大,案情發展過程更是出現戲劇性反轉。爭產的姐弟二人,期間卻意外揭露雙方都非親生子女的身世真相,最終在法庭調解下,兩人同意和解。

一對姐弟為了遺產在法院激烈交鋒。(示意圖/unsplash)
一對姐弟為了遺產在法院激烈交鋒。(示意圖/unsplash)

根據大陸媒體報導指出,案件主角孫大爺生前將市值人民幣300萬元的不動產過戶至兒子名下,並留下書面聲明,要求兒子在未來對養女提供合理補償。孫大爺辭世後,養女主張遺產分配不公,提出弟弟所持贈與契約僅孫大爺一人簽名,母親擁有的份額應依法列入遺產處理。雙方在天津市南開區人民法院激烈交鋒,姐弟情誼幾近決裂。

報導中提到,孫大姐是於1966年被孫大爺夫婦收養,7年後弟弟出生,姐弟一同長大。孫大爺生前擔憂子女反目,在遺留文件中一再叮囑和睦相處,卻因一棟房屋引爆糾紛。姐姐質疑贈與契約不具備母親簽名,主張其份額應作遺產分配,而弟弟堅持手持公證文件,雙方爭執不下。

隨著審理深入,姐姐提出新證據,揭露弟弟戶籍資料標明「收養」,等同證實弟弟並非孫大爺親生。此突如其來的消息令弟弟當庭情緒崩潰,長年堅信的身世在眼前土崩瓦解。弟弟回憶自1990年代因房產糾紛與家人疏遠,獨力照顧雙親至終老,如今姐姐突現爭產,實在難以接受。

法庭審理中,法官不願將家事糾紛推向多頭訴訟,力求以調解手段化解裂痕。法官表示,依《民法典》規定,收養不影響法定繼承權,雙方雖非親生,仍享有同等繼承地位。但涉案房屋2007年已完成過戶並經公證,依法不屬遺產範圍。若堅持分割主張,將另案處理,徒增訴訟負擔,姐弟關係更形破裂。

經過3小時「背靠背」調解,法官引用孫大爺生前遺願中「和親姐弟一樣和睦」的紅筆圈注,訴諸雙方情感與理智,終促成共識:房屋歸弟弟所有,弟弟支付姐姐人民幣55萬元(約225萬元新台幣)補償金,喪葬費及撫卹金則扣除支出後平分。(CTWANT)

【更多CTWANT新聞】 
北韓女軍人接連喪命!家長稱不再讓子女從軍   
以色列襲擊人道重鎮代爾巴拉赫「還下撤退令」 聯合國怒吼:46公里要擠210萬人   
大暑來了!日本多地「猛暑日」飆破35℃ 北海道最高溫恐達38℃ 《中天關心您|請珍惜生命,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