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西部沙洲蘊藏少量稀土 學者:應發展「城市採礦」

分享:

隨著稀土成為全球戰略物資,成功大學教授李政翰近日在《科學月刊》揭露,台灣西部沙洲蘊藏少量稀土礦物,估計佔全球稀土資源總量約0.02%,但因開採成本效益不佳,目前仍高度仰賴進口,同時建議應發展「城市採礦」。

台灣西部沙洲蘊藏少量稀土礦物。(示意圖/取自pexels)
台灣西部沙洲蘊藏少量稀土礦物。(示意圖/取自pexels)

關務署統計資料顯示,2024年台灣稀土進口總量超過7000公噸,總價額近新台幣15億元,主要進口國為大陸、南韓、美國、德國及日本。李政翰指出,台灣的稀土礦物屬於獨居石(Monazite)礦物,主要分布在濁水溪以南至曾文溪以北的海灘上,以鈰鑭為主要元素,其次為鐠、釹、釓。

成大博士後研究員廖柏霖在《科學月刊》7月號撰文解釋,稀土元素包含17種化學元素,應用範圍相當廣泛。其中鑭、鏑、銪、釤可用於LED顯示器與高端光學玻璃;釔、釤、釓則應用於醫療放射治療與磁振造影;鑭、鈰、釹可用於引擎尾氣催化轉化,而釤、鏑、釹、鉺則可與鐵硼合金製成永久磁鐵,為電動車、風電機的重要材料。

長期觀察地球資源的專家余炳盛引述美國地質調查局資料指出,全球稀土儲量主要集中在七個國家,依序為大陸(35.20%)、越南(17.60%)、俄羅斯(16.80%)、巴西(16.80%)、印度(5.52%)、澳洲(3.20%)和美國(1.44%)。

由於台灣稀土礦藏有限且不適合提煉,李政翰建議發展「城市採礦」作為前瞻性解方,透過從工業活動產生的廢棄物中回收高價值材料,以降低對進口稀土的依賴。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