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火雲邪神」之稱的撞球名將張榮麟於印尼猝逝,享年40歲。中華民國撞球總會會長趙豐邦14日在臉書證實此事並表達哀悼之意,感謝張榮麟多年來為台灣撞球所付出的努力及為國爭光,並祝福他一路好走。而三軍總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謝嘉娟先前也曾提過,心肌梗塞的發生是又快又突然,是屬於死亡率很高的急症,如果日常就有感覺到胸悶、瞬間痛感,千萬不能忽視,很有可能就是心肌梗塞前兆。

根據三軍總醫院官網資料顯示,近年來心肌梗塞導致的猝死事件屢見不鮮,尤其天氣變化劇烈或生活作息不正常,更易成為誘發因素。
三軍總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謝嘉娟提醒,心肌梗塞是一種突發且致命性極高的急症,發作前往往藏有蛛絲馬跡,包括胸口如有重物壓住的悶痛、胸口有拳頭般大的瞬間痛感、呼吸困難、冒冷汗、噁心、暈眩等症狀,若出現這些情況應立即停止手邊所有行動,儘速坐下休息或服用舌下含片,並撥打119求救。
值得注意的是,心肌梗塞並非僅表現於胸口不適。謝嘉娟指出,手臂痠麻、下巴或牙齒疼痛、肩膀及上腹不明原因的疼痛,都可能是「輻射性疼痛」所引發的非典型前兆,反映血管堵塞影響其他部位。然而不少民眾誤以為只是疲勞而輕忽,甚至約有四分之一患者毫無徵兆,這也凸顯定期健康檢查的重要性。
謝嘉娟進一步說明,年輕人因抽菸、飲酒、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正逐年攀升。至於老年人,因血管硬化、水分攝取不足與活動量減少,血液黏稠度偏高,更易造成阻塞。冬季尤其危險,因為氣溫驟降、溫差過大,血管易收縮,進而導致心律不整或冠狀動脈阻塞。建議每日起床先喝一杯溫水,協助維持血液循環暢通,降低突發風險。
至於預防方法,謝嘉娟強調控制體重與三高,遠離菸酒並維持規律生活,都是保護心血管的不二法門。此外,保持愉快心情、避免累積壓力也是重要關鍵。入冬後應特別注重保暖,不論在戶外或室內,圍巾、手套、帽子與襪子缺一不可;凌晨起床如廁時宜增添衣物,起身動作應緩慢,避免血壓急遽波動。
心肌梗塞高風險族群包括40歲以上男性、50歲以上女性、具有家族病史、三高患者、糖尿病與肥胖者,以及生活習慣不佳者,均應提高警覺。謝嘉娟提醒,心血管疾病防患於未然,遠勝於事後搶救。(文/CTWANT)
【更多CTWANT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