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韵涵/綜合報導
黑人陳建州的妹妹Vicky,因肺功能異常住院28天,但須等待器官移植;根據器捐中心統計,國內目前仍有101人正在等候肺臟移植,據《三立新聞網》報導,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外科主任許瀚水表示,以台北榮總來說,一年就有20~25位患者在上述的等待名單中。台北榮總上週才完成了一例65歲,因為嚴重肺部纖維化,需要器官移植的個案,此例患者等待的時間就長達一年。通常需要換肺的患者會先喘才會開始無法走路,黑人妹不能走就代表已經很嚴重了,移植的需求可能更迫切。
換肺需要滿足這些條件 不能有肺癌
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外科主任許瀚水表示,通常有肺臟移植需求者,健保有相關規定,需要滿足肺氣腫、肺纖維化、心臟功能壓力高等多種評估條件,才能納入「診斷名單」,也就是代表能夠加入器捐排隊。原則上移植者不能有肺癌,需要是良性的肺部急迫疾病才符合捐肺條件。
北榮上週完成一例肺臟移植 65歲男等了一年
肺臟移植需要有大體捐贈者很碰運氣,許瀚水表示,上週台北榮總上週才完成了一例65歲,因為嚴重肺部纖維化,需要器官移植的個案,此例患者等待的時間就長達一年。是剛好台大的優先者放棄,就等到了這個機會。許瀚水表示,做肺部移植的時間其實不長,北榮手術端這邊只要6 小時,但這次個案的器官來源是來自台北馬偕,需要等馬偕醫療團隊先將大愛捐贈的肺完整分離,才有辦法開始進行,從接獲消息和取得肺臟約1天的時間,器官移植是兩個醫療團隊的協力合作。
肺臟後五年存活率僅5~6成
但完成肺臟移植後可能面臨什麼問題?許瀚水表示,目前全世界個案的五年平均存活率約5到6成。低於肝臟和心臟的平均7成存活率。
為何肺臟移植患者的五年存活較低?許瀚水解釋,這是因為肺臟體積相當大,發生排斥的作用就會更明顯,此外,肺臟主掌呼吸,持續與外界接觸,會比其他器官移植後更容易發生感染症問題。與外界相通,反覆感染,反覆排斥,也容易增加死亡風險。
有肺移植患者因新冠感染過世
許瀚水說,新冠疫情期間就有肺臟移植者,因為發生的嚴重的covid-19感染嚴重肺炎而不幸過世。
移植後無法立刻走路
許瀚水說,以本次的65歲患者來說,已經將近一年沒有辦法走路,腿部肌肉已經萎縮,即使換肺,也還沒辦法立刻站起來,得持續做復健才能恢復正常生活。過去曾有患者躺床兩年,換肺後經過一個半月的復健,又能夠行走自如,看到患者活蹦亂跳,身為醫師也很有成就感。
移植肺臟這原因 容易洗腎
但許瀚水說,由於肺部體積較大,相較其他器官移植需要吃更多的抗排斥藥,長期也可能對腎功能造成影響,一名65歲患者,移植器官已6年,71歲時已經需要洗腎,雖然付出代價,但從過去只能躺床,現在已經可以自己出國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