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後「40間大學」恐被迫退場!教育部憂:數千教職人員恐失業

分享: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

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13日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針對「少子化趨勢下高教應如何經營、創新及提升競爭力」提出專案報告並且備詢,提到117學年大學一年級學生人數降至15.7萬餘人,為大專招生敲警鐘。

受到少子化衝擊,大同技術學院(見圖)、明道大學及環球科大,今年7月31日即將停辦。(圖/報系資料照)
受到少子化衝擊,大同技術學院(見圖)、明道大學及環球科大,今年7月31日即將停辦。(圖/報系資料照)

回看112學年各大專校院新生註冊率,根據教育部統計資料,共有19所大專校院未達60%,包括長榮大學56.80%、中華大學54.59%、國立台東專科學校51.30%、玄奘大學48.60%、大葉大學47.87%、真理大學25.73%,以及修平科大57.89%、東南科大56.81%、中國科技大學56.50%、宏國德霖科大56.05%、建國科技大學55.20%、大漢技術學院51.66%、慈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51.62%、元培醫事科技大學50.44%、遠東科技大學47.55%、以及台鋼科技大學(高苑科技大學)15.70%。

至於大同技術學院、東方設計大學、環球科大及明道大學等4所私校,由於財務情況惡化,在被教育部退場審議會列入專案輔導學校之後仍未限期改善,將於今年7月退場。

私校工會理事長吳忠春13日受訪表示,未來恐怕至少有40所大學加入溺水行列,最終被迫轉型退場。吳忠春指出,一般而言大專院校營運門檻約是2千名到4千名學生,尤其是台灣100多間的私立大學,財務來源多為學生的學雜費,若以每年17.7萬的新生來估計,扣除就讀公立大專校院的12萬人,私校大約只剩5.7萬人,加上一些境外學生就讀,初步推估會有至少40所大學被迫轉型、退場,也有可能導致數以千計的教職人員失業。

葉丙成指出,為改善少子化困境,教育部會挹注資源、鬆綁制度,透過高教深耕計畫,引導學校跨領域教學,調整學期週數,讓學生得以彈性修業。同時,有鑑於少子女化趨勢對技專校院的學生來源衝擊更大,葉丙成談到,教育部會推動技高與科大合作「3+2類五專模式」:專1到3年級在高職,專4、專5則在科大,畢業後取得類似五專的「副學士」學位,鼓勵學生畢業即就業。

如欲升學,可銜接二技進修部以在職進修辦理。他強調此模式還在構想階段,目前還在內部討論,但教育部不會以「上對下」的方式強行逼迫學校合作,而是讓技高與科大自行媒合,希望這些計畫能幫助學校生存,解決少子化危機。(文/CTWANT)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