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將突發高燒不退 就醫「肝功能受損」竟是養鸚鵡惹禍

分享:

大陸福建省一名46歲的林姓司機近日因連續高燒不退,就醫後竟確診罹患「鸚鵡熱」。據了解,林男半月前飼養了一隻鸚鵡,因駕車工作無法照料,便將鸚鵡放入口袋隨身攜帶,開車間隙時拿出逗玩。醫師指出,鸚鵡熱是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主要經由吸入感染禽類排泄物中的細菌而致病。

醫師指出,鸚鵡熱是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主要經由吸入感染禽類排泄物中的細菌而致病。(示意圖/Unsplash)
醫師指出,鸚鵡熱是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主要經由吸入感染禽類排泄物中的細菌而致病。(示意圖/Unsplash)

綜合陸媒報導,林男半月前飼養了一隻鸚鵡,因駕車工作無法照料,便將鸚鵡放入口袋隨身攜帶。不料數日後,他突發高燒至38.7℃,伴隨畏寒、乾咳與全身乏力,自行服用感冒藥後仍反覆發熱,並出現頭暈、反應遲鈍與精神萎靡等症狀。

家人發現林男情況不對,趕緊將他送醫。檢查結果顯示,患者肝腎功能明顯受損,炎症指標異常偏高。醫師追問生活習慣後,得知他有「口袋養鸚鵡」的特殊舉動,進一步檢測證實感染「鸚鵡熱衣原體」,確診為鸚鵡熱。

醫師指出,鸚鵡熱是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主要經由吸入感染禽類排泄物中的細菌而致病。潛伏期可長達45天,患者可能出現發燒、頭痛、呼吸道症狀及肝臟功能異常等。由於感染後不會產生長期免疫力,仍有再次感染的風險。專家提醒,飼養鳥類須保持環境清潔並避免密切接觸鳥類糞便與分泌物,如出現不明原因高燒或呼吸道症狀,應及時就醫檢查,以免延誤治療。(文/CTWANT)

【更多CTWANT報導】

四歲童高燒險誤當感冒「快篩確診A型流感」 醫籲盡快接種疫苗

幼童高燒扁桃腺化膿!血培驚見沙門氏菌 元兇竟是家中「這食物」

騎車自摔高燒39度堅拒就醫 台中男怕麻煩家人 暖警聯手哥哥苦勸送醫

留言衝人氣 5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