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流感疫情持續升溫,抗藥性問題引發關注。衛福部疾管署近日曾回應,H1N1病毒株對公費抗病毒藥物克流感及瑞貝塔的抗藥性比率為6.5%,認為抗藥性相對較低。但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A型H1N1流感病毒對克流感的抗藥性比率已達7.1%,相較過去的3.5%幾乎翻倍,呼籲醫師與民眾提高警覺,及早接種疫苗以降低感染與重症風險。

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陳秀熙表示,目前檢驗的749件H1N1樣本中,有53件顯示對克流感具抗藥性,顯示抗藥性有明顯上升趨勢。他提醒臨床醫師,若發現患者使用克流感後病情未改善,應懷疑感染抗藥株,同時建議公衛單位持續監測抗藥突變率及基因序列變化。
針對抗藥性問題,陳秀熙強調,使用抗病毒藥物時需格外謹慎,應遵循黃金48小時原則,確保早期投藥並完成完整療程,避免中途停藥導致病毒殘留或進一步產生抗藥性。他也提到,臨床治療可考慮使用瑞樂沙或紓服效等替代藥物。
儘管流感病毒抗藥性增加,陳秀熙指出,H1N1病毒的抗原性與現行疫苗株仍高度相似,顯示疫苗仍具保護力。他鼓勵民眾儘早接種,以有效降低感染風險及重症發生率,特別是針對高風險族群。

近期國內流感疫情加劇,累計肺炎及流感重症病例達2215例,死亡病例545例,其中65歲以上長者占377例,每十萬人死亡率高達8.58,且91%的死亡患者未接種疫苗。陳秀熙表示,H3N2已成為主流病毒株,高齡族群因缺乏對此病毒的免疫印記,抵抗力較弱,重症風險更高。
此外,陳秀熙提到,現行流感疫苗與H3N2病毒株的相似度約為70.2%,雖然抗原性對應略低,但整體匹配度仍屬良好,疫苗防護力具代表性。他建議民眾接種疫苗以降低重症與住院風險,同時外出時應佩戴口罩並保持環境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