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神颱風挾東北季風來襲,台灣東北部和花蓮山區連日暴雨,9月23日堰塞湖溢流釀災,光復國中棒球場幾乎全毀、體育館地下室仍覆滿泥沙。然而,在這片尚未完全平復的土地上,卻傳出了笑聲與歌聲,那是浪凡慈善基金會的關懷車隊,逆風前行,把溫暖送進花蓮的災區與部落。基金會馬董事長一行人在花蓮縣議員簡智隆陪同下前往光復國中,慰問剛歷經災情的棒球隊師生。校長黃建榮感性地說:「孩子們經歷了創傷,但兩週就能復課,是屬於光復的奇蹟。」

光復的奇蹟:浪凡基金會願陪孩子們把夢想撿回來
光復國中長年是花蓮地區的棒球重點學校,也是無數偏鄉孩子追夢的起點。災後校園滿目瘡痍,但師生仍堅持復課、重新整地,為重返球場努力。馬董事長在聽取校方簡報後,立即承諾協助球場與草皮重建,並捐贈發球機、球鞋、訓練服與手套等器材,盼學生能早日恢復訓練。
「我們來,是想讓他們知道,他們不孤單。」馬董事長表示,浪凡基金會將持續投入災後重建,讓孩子們能在困境後重新拾回自信與希望。

從直播到現場:兩位原民音樂人,把舞台帶進山裡
除了校園探訪,基金會團隊與飛揚協會志工繼續,深入秀林重光、萬榮馬遠兩個部落文健站。這回不只是物資的運送,更是一場「音樂陪伴」行動。
基金會特別邀請兩位有原住民血統的直播主,金曲原民歌手 阿飛(洛佳飛)、阿美與排灣混血創作人小碧(吳利昂)、以及曾在《聲林之王》以溫暖嗓音受矚目的劉學甫,以及以柳葉琴演奏的麗絲(Liz)共同帶著吉他與笑容,成為山裡最亮的風景。

在〈愛情釀的酒〉、〈蘭花草〉、〈海洋〉的旋律裡,阿公阿嬤們拍手、合唱、甚至起身共舞。阿飛笑著說,「哥哥姊姊很會唱捏!我們在唱的,是一種心的交流。」節目最後,馬遠文健站的長者回贈一首布農族八部合音,全場靜默聆聽。那份厚重的歌聲,像為災後的大地祈福,也回應了基金會這趟「走進山裡的愛」。
公益不是口號,而是一種行動
此次關懷行動共準備近百份物資,包括池上米、沙拉油、醬油、衛生紙及冬季棉被,特別針對獨居長者加碼外套與保暖用品。志工們協助量測血壓血糖、陪伴聊天,讓長者在山區的早晨,多了一份被看見的溫暖。
浪凡基金會董事長馬詠睿說:「我們相信『數位影響力』不該只停留在線上,而應走進真實社會,讓愛有溫度、讓陪伴有回聲。」

這次行動串聯基金會、地方議員、學校與原鄉文健站的力量,展現企業在公益實踐上的行動力,也讓外界看見,當科技遇見人情,浪凡的『浪』,能在最深的山裡激起希望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