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域殲敵耀英豪,龍騰虎躍衛國疆。」標誌鮮明的紅短褲、赤條條精壯結實的胸膛,穿梭於料羅海灘上,這支鎮守金、馬、澎,素有「水鬼」威名的精銳部隊。冬季,冰冷的怒海是官兵的浴場;夏日,灘岸的炙熱白沙,與扎實訓練所滴下的汗水交融,沾染在被艷陽曬烤的古銅色肌膚上,成為他們英勇印記的保護色;來自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的兩棲偵察營,自民國42年前身「偵察隊」成立以來,逾半世紀戍守前線,以超乎常人的訓練、水陸兩棲的精良戰技,守護國家安全。

做為陸軍特種部隊之一的兩棲偵察營,42年在故前總統蔣中正指示下,陸軍於金門成立其前身「偵察隊」,43年更名「成功隊」,51年擴編「成功大隊」,後於62年整編陸軍1001、1002兩棲偵察連、成功第一、二大隊,以及東引反共救國軍海上突擊隊等部隊為「陸軍101兩棲偵察營」,94年併入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平時負責水文調查、運補護航、高賓接轉、火砲射擊戒護等任務,戰時則實施近岸水域作戰等重任。
考驗體能、意志 成為海龍硬漢
早年,兩棲偵察營曾負有滲透敵軍據點,執行沿岸摸哨、襲殺、破壞等任務,屢建戰功,「水鬼」威名不脛而走,也為這支精銳部隊抹上濃厚神秘色彩。然而,要成為一名神出鬼沒、浪裡白條的「海龍蛙兵」,官兵既須具備「陸上萬公尺、海上5公里」的優異體能戰力,絕壁登降、戰鬥潛水、野外求生、滲透、破壞與襲擊等「十八般武藝」,缺一不可。
具備優異體能、戰技之外,擁有過人的意志力,更是兩棲偵察營遴選新血的要項。要成為兩棲偵察營的一員,需歷經儲訓隊為期3個月、2階段的訓練,要求學員具備特種部隊體能戰技標準,更透過「硬漢週」設下重重關卡,驗證學員能在極度高壓、疲憊狀態下,仍能發揮「絕對服從,忍耐到底」精神,憑藉過人毅力,完成最終考驗。

淬鍊戰術戰技 厚植可恃戰力
取得「蛙牌」,只是進入兩棲偵察營大家庭的「敲門磚」,通過儲訓隊考驗後,官兵需學習進階特種戰術、戰技乃至主戰裝備操作,且依個人適應能力區分「快艇」、「偵察」2大主軸分流。其中,快艇排部分,熟稔海龍艇、成功艇等主戰裝備諸元、性能,並學習航行計畫擬定、水文偵察等航海戰術、戰技;偵察班則進一步精進限制空間戰鬥(CQB)、小部隊作戰(SUT),乃至特種偵察要領等項,同時也定期透過「關鍵戰力競賽」,與友軍特種部隊進行體能戰技交流,持續厚植可恃戰力。
伴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時至今日,令人聞風喪膽的「水鬼」,仍保有傳統高壓的訓練方式。這支擁有光榮歷史的精銳部隊,陸續引進無人艇、無人機等無人系統訓練,以肆應未來作戰實需。對兩棲偵察營的「海上蛟龍」而言,特種部隊不只在編制上具備其特殊性,更是克敵制勝、堅持到底、追求卓越的作戰思維與精神。(青年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