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鉤吻鮭在臺灣有「國寶魚」之稱,也是一種稀有甚至瀕危的物種,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於2/22舉辦「高山流水記趣」113年度保育研究成果發表會,吸引近百位民眾參與。

雪管處表示每年精選前一年度精彩豐富的研究調查成果,邀請研究團隊公開分享,今年演講主軸為「高山流水記趣」。研究團隊調查地點在武陵園區的七家灣溪進行溪流生態系綜合型調查,調查項目涵括碳匯、水文與水質、環境塑膠微粒、水棲昆蟲、魚類、兩生類及鳥類等。

雪管處特別邀請綜整計畫的國立中興大學林幸助終身特聘教授分享七家灣溪最新碳匯研究成果,以及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楊正雄助理研究員分享七家灣溪溪流魚類調查臺灣櫻花鉤吻鮭數魚調查方式以及調查甘苦談,期透過第一線研究人員的分享讓民眾更進一步瞭解雪霸國家公園長期的生態調查投入成果及資源調查的重要性。

雪管處指出,自從2011年拆除七家灣溪一號壩後,歷經超過十年研究成果,發現由於水棲昆蟲種類與數量變多,使臺灣櫻花鉤吻鮭的族群數量增多,野外環境達1萬6897尾,武陵地區溪流的七家灣溪、高山溪也有近9000尾,顯示水質環境改善許多,拆壩後不僅提升鮭魚棲地品質,也讓溪流生態系成熟度、生物韌性逐漸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