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境部最新估計,台灣目前仍有超過24萬棟建築使用石綿瓦作屋頂,此次丹娜絲颱風重創嘉南地區,當地大量平房屋頂遭受損,其中不少為石綿瓦材質,石綿瓦若遭破壞,會釋放出危險粉塵,吸入肺中無法代謝,長期暴露恐引發致命的石綿肺、肺癌及罕見的間皮細胞瘤等疾病。

對此,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於颱風過後兩周正式發布《因應災後石綿屋瓦浪板拆除清理作業危害預防處理原則》。該原則要求,工作人員必須配戴N95以上等級的防塵口罩或呼吸防護具,同時需要使用護目鏡、工作服、防護手套及防護鞋等裝備。作業過程中應盡量保持石綿屋瓦、浪板的完整性,作業場所也禁止吸菸及飲食。
原則說明,作業結束後,沾染粉塵的N95口罩和廢棄衣物必須與石綿廢棄物一併處理,其他防護具則需要用水清洗或以吸塵方式清除附著物。若需在屋頂等高處作業時,應配戴安全帽、安全帶,並使用安全上下設備。

根據勞動部公布的指引,石綿破碎時會產生粉塵,一旦吸入後會在肺部累積且無法排出,長期暴露可能引發石綿肺症、肺癌及間皮細胞瘤等疾病。職安署職業衛生健康組長張國明表示,目前已在災情較嚴重的台南七股區公所及新營區公所開設服務站,準備6000套個人防護具,民眾若有作業需求,可前往索取護目鏡、口罩、手套、安全帽及反光背心等防護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