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遭民意否決!日《讀賣新聞》社論點名批賴清德 學者:罕見

分享:

近日,日本《讀賣新聞》社論對台灣大罷免提出批評,認為此次罷免案的結果,顯示出台灣民眾對於將反對黨立委歸類成「親中」,抱持不認同的態度。

台灣於7/26舉行首波罷免投票。(圖/美聯社)
台灣於7/26舉行首波罷免投票。(圖/美聯社)

報導指出,台灣最大在野黨國民黨24位立法委員面臨罷免投票,結果全數未通過,民進黨透過支持者發起的罷免行動,意圖取得國會多數的企圖遭到否決。

報導稱,這次罷免行動是由支持民進黨的公民團體所主導,並獲得頼清徳總統的全力支持。在目前的立法院,民進黨僅掌握57席,距離過半數仍缺6席。民進黨原本計畫透過罷免成功後的補選,爭取至少6席以上,以確保國會多數。

報導還稱,民進黨陣營在罷免過程中,批評這些國民黨立委對中國大陸採取融和態度,更指控他們是「中國的代言人」,但這樣的訴求未能獲得選民認同。這些遭到罷免的立委都是在2024年1月的選舉中當選,任期尚未達到四年的一半。而頼清徳在罷免投票前的一場演講中表示要「清除雜質」,此番言論被解讀為針對與政府對立的國民黨,引發了包含無黨派選民在內的反彈。

這篇社論一出引發外界熱議。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特任研究員林泉忠就在自己的臉書上發文表示,《讀賣新聞》的社論批評的語氣相當尖銳,明確表達對這一連串政治紛亂的批判立場,並用「罕見」來形容這篇報導。

林泉忠表示,《讀賣新聞》的社論會直接點名批評台灣的領導人,其實非常罕見,從中流露出他們對賴政府執政的不信任感。許多日本輿論和專家亦都普遍認為,賴清德的執政並不像蔡英文那樣「穩健」,缺乏一種穩定感,這並非只是《讀賣新聞》單獨的看法。《讀賣新聞》對賴政府的嚴厲批評,是否會引起日本其他媒體跟進,接下來的發展值得持續關注。

留言衝人氣 16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