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日前宣布將對大陸商品加徵額外100%關稅,消息震動全球市場,道瓊工業指數單日大跌近700點,標普500指數下挫2%,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更暴跌2.7%。不過,在激烈關稅爭端之下,川普仍強調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峰會不會取消,會面計畫照常進行。

根據《CNN》報導,川普於11日表示「我沒有取消與習主席的峰會,我可以會見習主席。」此番說法暫時消除了兩國外交徹底破裂的憂慮。
事實上,雙方今年5月才互相下調高額關稅:美國將對大陸商品的稅率自145%降至30%,中國大陸則把對美國商品的稅率自125%降至10%,帶動兩地股市一度回升,企業與消費者信心在夏季明顯改善。
然而這段平靜並未持久。川普於10日指稱中國大陸「突然」加劇敵意,並收緊稀土出口。稀土是製造電子產品的關鍵材料,美方原本期待中國大陸擴大供應,如今反遭逆風。白宮因此再度揚言大幅加徵關稅,市場隨即走弱。
川普對中政策一向強硬,春季曾對大陸商品加徵至少145%關稅,近乎等同禁運,之後才針對電子產品另設20%優惠稅率,避免美國經濟因高關稅受創。他也多次限制中國大陸取得美國科技,尤其是AI晶片供應,部分措施後來撤回。近期,美方更計畫對中國大陸擁有或營運的船隻加收費用,中方隨即以牙還牙;美中航運互徵費用的作法已於週五生效。
作為全球兩大經濟體,美中互賴深厚。即便墨西哥已超越中國大陸成為美國最大進口來源,美國仍需要來自中國大陸的數千億美元商品;中國大陸同樣仰賴美國龐大市場。川普屢次呼籲科企把生產線移回美國,雖帶動部分本土投資、短暫緩和其態度,但大量製造仍在海外。
川普的臨時決策讓投資人難以預測。部分觀察人士指出,他經常放話威嚇,卻未必全部落實。不過,最高法院將於下月審理的關鍵案件,可能限制總統加徵關稅的權力。相較之下,習近平在國內決策上不受此類制度限制,兩國互動因此更添不確定性。(CTWANT)
【更多CTWANT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