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緊張,兩岸機械業交流不喊停。台灣機械工業公會與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共同主辦「兩岸機械工業交流會」,16日在上海登場。機器人當紅,機械公會希望協助台灣機械業者瞭解大陸機器人產業發展現況,今年安排參觀上海機器人研究所及節卡機器人等廠商。

台積電前進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帶旺台灣電子設備及檢量測設備外銷美國大增,推升今年前八月台灣機械設備外銷美國金額54.73億美元,年成長14.9%,出口占比26.5%而居冠;勝過出口中國大陸47.22億美元,年增4.0%,出口占比22.9%。
疫後中國大陸經濟內卷,大陸商務部2024年6月中止ECFA關稅減讓,台灣機械業原本107項產品銷往大陸不再享受零關稅優惠,大陸依舊是台灣工具機最大出口市場,前八月銷大陸及香港合計3.65億美元,年減13.4%;仍勝過外銷美國2.28億美元,年增0.8%。
機械公會與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從2004年在台北召開首場兩岸機械工業交流會以來,每年輪流舉辦,去年在江蘇南通舉行,今年本應在台灣召開兩岸機械工業交流會。有鑑於政府嚴審大陸人士來台,雙方達成16日在上海舉行的共識,由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理事長徐念沙共同主持。機械公會表示,今年台灣有35位業者參加而以理監事居多,陸方約80位業者參與。
機器人及AI產業當紅,大陸業者投入機器人開發時間早於台灣,機械公會為了讓台灣機械業瞭解大陸機器人產業發展現況,特地安排參訪上海機器人研究所,以及傅利葉智能、信易電熱機械、川源機械、節卡機器人等廠商。
機械公會指出,上海機器人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涵蓋特種環境機器人系統、協作機器人操作技術、軟體仿生機器人及自動化設備。傅利葉積極投身具身智慧生態建設,打造Fourier Nexus 通用機器人生態網路,推動跨行業、跨場景的協同創新。節卡機器人聚焦在新式協作機器人與智慧工廠的創新研發,業務包括協作機器人、系統整合及工廠數據化。(文/工商時報沈美幸)
※本文授權自工商時報,原文:兩岸機械業交流不喊停 大陸舉行兩岸機械工業交流會16日登場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