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長石崇良日前拋出「補充保費」收取三大變革,包括利息、股利、租金改採「年度結算制」,引發存股族、定存族及包租公強烈反彈,行政院長卓榮泰緊急下令暫緩具爭議的規畫。從石崇良中午親上火線舉行記者會到晚間政策喊卡,僅相隔七小時,顯示民怨沸騰程度。

石崇良本周二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補充保費將有三大變革,消息在周三正式刊登後,輿論迅速炸鍋,連民進黨立委都接到不少抗議電話。為了滅火,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政府積極維持健保財務穩健、持續撥補預算,並維護繳納公平性,補充保費修法制度尚在廣納意見階段,絕對不會為難小資族。
石崇良在記者會中坦承相關政策尚在研議中,事前曾詢問過數位財經專家,但未正式與金管會溝通。他表示,修法是考量台灣面臨超高齡化、少子化,健保永續發展必須追求財務公平合理。目前健保收入高達七成五來自一般保費,以薪資工作者繳費為主,補充保費只占百分之九,因此需檢討付費公平性及財務結構。
石崇良指出,國內勞動力人口自2015年的一千七百萬人逐年下降,若純粹以薪資保費為來源,將加重薪資所得者負擔,若不修法增加補充保費,就要調一般保費費率,也會影響小資族。他說:「為了保費收取的公平性,謝謝高股息、高股利者貢獻。」
對於外界不滿聲浪,石崇良表示,健保費相關政策總會有不同聲音,但改革寧可早做,不要到不得已時才做,屆時影響更大。至於開徵金額門檻,他表示會再討論,讓小資族保有小確幸的方法。
綠營人士指出,理解健保制度改革迫在眉睫,肯定石崇良改革決心,但拋出政策前應做好黨內溝通、社會溝通,避免部會、立委「看報才知道」的窘境,讓民眾留下政府不溝通、不接地氣的印象。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在社群平台表示,「每個政治人物都說健保很重要不能倒,然後健保漲保費都雙手一攤說不要找我。」他認為,石崇良願意面對健保財務改革值得鼓勵,並建議部長可適當提高年度結算的下限金額,並適度再提高單次扣繳的上限,「抓大放小」來降低改革的政治衝擊。
由於民意反彈強烈,加上黨內有怨言,政策緊急喊卡。李慧芝強調,為確保健保制度能長久運作,衛福部正研擬調整補充保費的修法方向,目前仍在初步階段;卓榮泰已指示衛福部廣泛聽取各界意見,暫緩具爭議的規畫,加強社會溝通,以尋求更周全、具共識的改革方式,達成健保制度公平與永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