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俊毅/綜合報導
國防部今(12日)舉行例行記者會,公布「112年國防報告書」內容,國防部軍事發言人孫立方少將表示,依《國防法》第30條規定,國防部根據國家目標、國際一般情勢、軍事情勢、國防政策、國軍兵力整建、戰備整備、國防資源與運用、全民國防等,定期提出國防報告書。自民國81年開始,本次是第17次公布,今日同步發行「中文、英文及有聲書」版本。
國防部表示,全書從「區域情勢、國防戰力、政策興革、國防治理、榮耀傳承」等5個面向,闡述印太區域情勢、我國面臨的安全挑戰,進而說明國軍軍事戰略與戰力發展、強化全民國防兵力結構調整方案、持恆精進後備改革及呈現各項施政成果。
各篇主要內容簡介如下:
(一)第一篇 區域情勢
1、印太區域情勢受當前美「中」戰略競爭影響,各自強化友盟關係;近期「中」俄軍事合作日益密切,頻繁進行海上、空中等聯合軍演,深化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北韓持續軍事挑釁與核威脅,頻繁試射各類飛彈,且數量更甚以往。美國亦藉提高國防預算強化整合式嚇阻,建立具韌性的聯合作戰部隊,結合印太戰略拓展多邊合作機制,以及擴大聯合演習提升嚇阻力,共同應對中共軍事擴張行徑。
2、臺灣位處印太第一島鏈戰略關鍵位置,亦為中共海權擴張的要衝。然近年中共對臺軍事脅迫日益加劇,國際關切臺海安全風險升高,國軍持續強化各項戰力整建與戰備整備,捍衛我國民主自由與主權,並積極與理念相近國家深化多領域安全合作,共同維護區域和平穩定。
3、2023年印太區域主要國家紛紛增加軍備支出,如中共增幅 7.2%、日本增幅 26%、韓國增幅 4.6%、菲律賓增幅 8%、印度增幅 13%、澳洲增幅 7.4%,以及中華民國增幅12.5%。
(二) 第二篇 國防戰力
國軍依「防衛固守,重層嚇阻」軍事戰略指導,前瞻未來敵情威脅、科技發展、戰爭型態與作戰場景,針對敵犯臺行動弱點,完成不對稱戰力規劃與籌建,藉去中心化指管,強化防衛作戰韌性,並結合全民防衛總力,透過遠距制敵及重層防衛等手段,迫使敵考慮犯臺軍事行動之風險與代價,嚇阻敵貿然侵略企圖,以維護領土主權、國家安全及區域和平穩定。
1、防衛固守,確保國土安全
為確保臺灣足以應對外在軍事威脅,我國致力強化國防戰力與韌性、建構完整不對稱戰力、提升戰力防護成效,並結合全民防衛總體力量,強化作戰持續力,確保關鍵基礎設施安全,達戰略持久目標。在面對中共灰色地帶模式之侵擾,國軍強化聯合情監偵作為,並同步調修相關處置規定,依據衝突光譜概念,策定各階段應對行動,以反制敵新常態威懾,確保國家安全。
2、重層嚇阻,結合區域聯防
運用重層嚇阻手段,以不對稱作戰思維,就敵情變化加強戰術戰法研究,利用海峽天塹及地理環境,構築多層次防禦縱深,向外延伸打擊範圍,向內凝聚聯合戰力,打亂敵作戰節奏,增加敵多重失敗風險,嚇阻其不敢輕啟戰端。若敵人仍執意進犯,則依「整體防空、聯合截擊、聯合國土防衛」之作戰進程,對敵實施反制、重層攔截及聯合火力打擊,逐次削弱敵作戰能力,瓦解其攻勢,迫使敵犯臺失敗。
臺灣因位處於第一島鏈關鍵位置,於美國近年與各盟國合作之整合性嚇阻力量與印太防衛態勢中,扮演重要戰略地位;我國持續透過軍事交流,強化作戰互通性並結合區域聯防機制,與友我夥伴共同因應中共威脅及挑戰。
3、縱深防衛:以不對稱作戰思維推動重層嚇阻
國軍依當前防衛作戰構想並汲取俄烏戰爭經驗,作戰全程藉高度機動、疏散、隱蔽、複式備援與分層指揮,確保指管監偵能量及戰力完整,運用「避其鋒、擊其弱」之不對稱作戰思維,俟敵進犯徵候明確,先制打擊敵犯臺部隊作戰集結能量及關鍵節點,以破壞敵作戰節奏並遲滯其行動進程,另結合美印太戰略部署,向外拓展防衛空間;在敵航渡脆弱階段,有效發揮海峽天塹優勢,運用具備適航韌性之高效能艦艇、機動飛彈車及無人載具等「機動、遠距、精準」制敵手段,再次重層削弱敵戰力。
為彌補國土防衛縱深不足,國軍在既有的濱海與灘岸防衛戰力基礎上,積極整建籌獲「機動、小型、人攜式及智慧(AI)」武器裝備及無人機暨其防禦系統,期快速提升嚇阻敵侵略之不對稱關鍵戰力,並搭配灘岸阻絕、善用守備區地形、地物、地貌、鄉鎮、建物及重要目標防護等防衛作戰手段,形成重層縱深反擊能力,以增加防衛密度,迫使敵犯臺失敗。
同時透過義務役役期調整、精進軍事訓練,強化守備部隊戰力,並藉由後備改革,推動各項備戰精進措施,厚植「即時動員、即時作戰」後備部隊戰力,達成強化固守韌性與戰略持久目標,實踐「防衛固守,重層嚇阻」之軍事戰略指導。
為強化全民防衛動員機制,有效運用全民總力,建構強韌之全社會防禦能量,定期召開「全民防衛動員跨部會協調會」,深化跨部會合作機制,精進人、物力動員程序與訓練,以強化戰時全國整體應變能量,支撐軍事戰略。
(三) 第三篇 政策興革
1、國軍陸續推動重要國防施政,包含義務役役期調整及精進後備改革等重大政策興革,著重在精進軍事訓練、新式武器操作、戰鬥射擊訓練、強化守備部隊戰力、教召實戰化訓練等,提升部隊整體防衛作戰能量。
2、因應義務役役期調整,分別就薪資結構、退休金提撥制度、結合專長分發部隊、預備軍、士官考選及大學彈性修業等配套措施,完善相關規劃並依期程推動,以落實政策貫徹執行。
3、為落實「後備動員合一、常後部隊一體」政策指導,國防部持續推動「提升後備基幹人力、雇員教官進用、武器裝備籌獲、動員庫房整(修)建、強化教召訓練、人(物)力動員演習與簽證、提高教召待遇、發給召集獎金、及公布全民國防應變手冊」等作為,俾利達成儲備後備能量、提升後備戰力、快速動員及支援作戰之多重目標。
(四) 第四篇 國防治理
1、近2年國軍致力於革新人才招募、組織管理、福利照顧、國防自主、軍陣醫療及國防法務等施政作為,優化國防治理,提升整體國防事務施政效能,以達到建構現代化國防戰力目標。
2、國軍建軍備戰的同時,依國家財政妥適配置國防資源,在政府支持下,近兩年國防預算穩定成長,國內生產毛額(GDP)占比自2.0%上升至2.5%,有助於向國際展現自我防衛決心。
3、為強化國防戰力與韌性,國軍持續深化與美國及其他友我國家的軍事交流合作,以建立緊密夥伴關係及安全鏈結,促進區域和平穩定,確保國家永續發展與繁榮。
(五) 第五篇 榮耀傳承
1、以傳承黃埔精神,永續親愛精誠為核心,論述軍民同心的文化傳承,以及深化社會溝通,掌握認知作戰,主動反制假訊息,同時凝聚全民防衛意志,發揮「軍民同心」力量。
2、守護家園亦是國軍的使命與責任,因應非傳統安全挑戰及民眾照護,國軍依行政院指導,配合各部會及地方政府,執行救災防疫、護漁策應、反恐應援、治安維護、疏運應變及醫療照護等任務,展現國軍「保護人民、守護家園」的具體行動。
3、在知識創新、科技先導和聯合作戰的時代,國軍持續培育高素質人力,藉強化幹部本職學能、深耕軍事教育、鼓勵公餘進修、提升外語素質等作為,以達國軍優化人力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