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今(1日)上午舉行例行記者會,說明國軍「漢光41號」演習相關規劃,作計室聯戰處長董冀星少將表示,此次演習聚焦臨機快速決策程序、強化聯合行動同步效能、建構分散備援韌性、模擬實戰場景演練、提升動員戰力恢復效能、軍民整合協調運作、軍事行動授權機制,以及法律支援軍事行動等8項演練重點。

董冀星少將指出,奠基於去(2024)年「漢光40號」演習實兵演練所獲得的經驗,除了持續檢視去中心化運作、整體後勤支援、連續及聯動原則、交戰規則等項,並強化下列8項重點課題演練。
一、臨機快速決策程序:透過臨機狀況發布,誘導指揮官及幕僚組織啟動快速決策程序,掌握戰機即時下達決心,以肆應實際作戰需求。
二、強化聯合行動同步效能:審視台澎防衛作戰各項聯合關鍵行動,確立各型部隊支援與被支援關係,並藉聯合行動同步矩陣,使任務編組單位採取協調一致行動,強化聯合作戰效能。
三、建構分散備援韌性:因應解放軍對我關鍵戰力實施滲透、破壞與聯合火力打擊風險,各級部隊除落實分散開設、多重選址與訊跡管理等戰力防護工作,將藉持續機動與敏捷應變機制,提升部隊指管及戰場存活韌性。
四、模擬實戰場景演練:三軍部隊除以人員、裝備現況設計演練科目,並參據4月電腦兵推敵我交戰戰力數值,發布各作戰階段輔助狀況,磨練各級指揮官及參謀組織綜合考量敵情威脅與部隊戰損、戰耗,進行戰力重整或轉採應變計畫,模擬真實戰場景況實施演練。
五、提升動員戰力恢復效能:今年(民國114年)「同心35號」演習結合實兵演練期程,各編實、擴編動員部隊均實施14日教育召集(7月5至18日),並區分守備及後備等類型動員部隊,務實檢測後備戰力恢復時長,其中將以第206步兵旅為主體,驗證旅級部隊動員效能。
六、軍民整合協調運作:以國軍聯合作戰機制鏈結縣市聯合應變中心,持續策進軍民整合協調程序,並排訂阻絕設置及反資敵授權、關鍵基礎設施防護與軍、公、民營醫療能量共享等軍民整合課題實施演練,強化全民國防意識。
七、軍事行動授權機制:為利三軍部隊獲取備戰部署行動先機,藉明確劃分各項軍事行動授權時機與等級,使支援、被支援單位在指管中斷或複雜戰場環境下,均能確按其作戰任務,去中心化執行軍事行動。
八、法律支援軍事行動:為使國軍各項軍事行動符合國際及國內法規,強化各級在武裝衝突中遵守人道法的信念,演習期間將以法律因素作為作戰任務考量要項,確保各級指揮官在預應威脅或武裝衝突時的正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