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崑義/《沉默的榮耀》 預見危機中的兩岸

分享:

文/王崑義(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

大陸央視十一長假期間播出一部國共諜戰劇《沉默的榮耀》,這部電視劇跟以往不同的是,它是以實名人物播出,而且場景都是發生在1949年大陸淪陷以後的台灣,可以說是完全不顧及台灣人民的感受,把白色恐怖時期發生在台灣的共諜悲劇還原演出,這是否大陸在預示現在兩岸關係不但緊張,而且有如蔣介石政權播遷來台初期的狀態,從戲劇演繹兩岸危機乍現,不得不讓人有所警惕。

大陸設立的匪諜吳石紀念石碑。(圖/中央社)
大陸設立的匪諜吳石紀念石碑。(圖/中央社)

《沉默的榮耀》講述1949年以後中共潛伏在台灣國防部中將參謀次長吳石的故事,該劇還是由大陸國家安全部、國台辦所指導。大陸官方宣稱,「這部獻禮國慶大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部反映台灣隱蔽戰線鬥爭的重大主題影視作品」。基於真實歷史事件創作,以吳石、朱楓、陳寶倉、聶曦等人物為原型,呈現了一段「波瀾壯闊」的諜戰「史詩」。

根據香港星島日報的中國觀察指出,過去北京對於在台灣的隱蔽戰線鬥爭都是淡化處理,但近年漸趨高調。其中《沉默的榮耀》絕大多數人物為真名真姓,情節主線符合歷史紀錄,這在諜戰劇中是首次。2013年12月,大陸無名英雄紀念廣場在北京西山落成,吳石、朱楓、陳寶倉、聶曦4名「烈士」塑像面東而立。

而這次首次將吳石等人以電視劇的形式呈現,影響更為深遠。在當前兩岸形勢嚴峻的背景下,「電視劇光明正大紀念為國家統一獻身的英烈,『促統』味道很濃」。「即使民進黨現在正渲染中共滲透,大陸也毫不避諱歌頌視死如歸的中共特工」。

《沉默的榮耀》描述潛伏在我國國防部的匪諜;圖為國防部示意圖。(圖/中天新聞)
《沉默的榮耀》描述潛伏在我國國防部的匪諜;圖為國防部示意圖。(圖/中天新聞)

事實上,從前幾集的內容來看,這部電視劇促統的味道不見得比其他戲劇更濃厚,其中在該劇中不斷地稱14年抗戰的說法,跟台灣慣用的8年抗戰用語就有所不同。另外,1950年代台灣對共諜的稱呼都是用「匪諜」,但劇中卻是使用「共諜」,話語的不同,就很難撩起共同的情境,也難有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可見這部劇所訴求的並非是台灣人民,反而是在兩岸處於更加敵對狀態之下,大陸不得不提醒大陸民眾當前兩岸所處的危機情境。

尤其是今年313「賴17條」祭出以後,賴政府不僅把大陸視為「敵對國家」,還不斷地塑造重回1950年代台灣高喊「匪諜就在你身邊」的肅殺氣氛,所以大陸也必須提醒大陸人民當前兩岸關係,已經不是馬英九時代的你儂我儂狀態。

當然,賴政府把大陸視為敵對國家,把兩岸所有的交流都認為是統戰,讓兩岸關係僅留存的一絲善意都快要被抹煞光了,萬一兩岸因為賴清德的暴衝,可能造成兩岸進入危機狀態,甚至爆發衝突,大陸都必須提醒人民要保持警惕之心。

賴清德稱大陸為「敵對國家」。(圖/中天新聞)
賴清德稱大陸為「敵對國家」。(圖/中天新聞)

這顯然是這時大陸選擇在國慶節日播出這部諜報劇的主因。畢竟,兩岸和平的維護是兩岸共同的責任,任何一方挑釁式的言語或軍事動作,必然造成兩敗俱傷,以大陸目前發展勢頭正旺,絕不可能沒來由的主動發動戰爭,但是在美軍將領不斷的擴大宣傳2027年的「戴維森窗口」,認定2027是大陸攻台最可能的時機。

雖然,「戴維森窗口」不過是美軍將領的一句謊言,但謊言講一百遍也可能變成真理,這就是大陸心生警惕之因,因為屆時美軍若為了兌現他們的謊言,是否刻意在台海製造衝突,這都必須是需要做好危機預防的地方。

所以,《沉默的榮耀》可以視為是大陸為人民所做的一種心理的危機預防策略,在賴清德暴衝的政治性格難以捉摸之下,兩岸危機隨時可能乍現,大陸以戲劇告訴人民保持警惕之心,其實也是希望台灣人民也能對賴政府施予壓力,避免兩岸發生不必要的衝突。

(圖/牽猴子提供)
(圖/牽猴子提供)

當然,用戲劇講述現實狀態,台灣有《零日攻擊》,大陸就來個《沉默的榮耀》,一個是以虛擬的兩岸戰爭模擬情境,一個是以歷史觀點演繹實體人物的故事,兩者都是一種輿論操控,在現代文化工業已經深入人心之下,利用戲劇來述說過去,以及預示未來事件,也許正是大家應該關注其中所傳達出來的訊息。

兩岸合則兩利,戰則兩傷,美國人也許為了遏制中國崛起需要打台獨牌,但台灣人民不必然要當美國佬的砲灰,所以支持和平的政策,深入了解大陸釋放的訊息,才不會因為誤判為自己帶來災難。

※以上言論不代表中天新聞網立場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