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愛叮誰?研究:易被享樂者吸引 喝酒、與人共眠風險最高

分享:

最新研究顯示,蚊子叮咬對象並非隨機,某些生活習慣可能讓人成為牠們的首選目標。根據一項大規模實驗,12小時內喝過啤酒或紅酒,或前一晚與他人同床,會顯著提高被蚊子叮咬的機率,而塗抹防曬乳則有助於降低風險。這項研究結果已在國際平台發表,引發廣泛關注。

蚊子雖小,卻是全球導致人類死亡最多的動物之一。(示意圖/Pixabay)
蚊子雖小,卻是全球導致人類死亡最多的動物之一。(示意圖/Pixabay)

這項研究由荷蘭拉德堡大學(Radboud University Nijmegen)研究團隊執行,於羅蘭德音樂節期間進行。他們搭建臨時實驗室,邀請465名參與者提供飲食、睡眠及衛生習慣等資料,並透過錄影與演算法,分析雌性斯氏瘧蚊(Anopheles stephensi)對皮膚的降落頻率,計算出每個人的「引誘分數」。

研究發現,某些特徵會讓人更容易吸引蚊子。例如,最近喝過酒精飲料、48小時內吸食大麻、前一晚與人共眠,或皮膚上鏈球菌較多者,引誘分數明顯較高。研究團隊表示,這些結果顯示蚊子似乎對「享樂主義者」情有獨鍾。

相反地,若近期有洗澡、塗抹防曬乳,或皮膚菌相較為多樣的人,則較不容易成為蚊子的目標。此外,許多人認為血型、飲食或噴香水會影響蚊子叮咬,但這項實驗並未發現相關證據。

研究團隊表示,蚊子似乎對「享樂主義者」情有獨鍾,易受喝酒者、吸大麻者的吸引。(示意圖/Pixabay)
研究團隊表示,蚊子似乎對「享樂主義者」情有獨鍾,易受喝酒者、吸大麻者的吸引。(示意圖/Pixabay)

研究團隊進一步分析,喝酒可能吸引蚊子,與酒後體內代謝物的變化或體溫、氣味的改變有關,但與血液中的酒精濃度無直接關聯。具體機制仍有待後續探討。

食品專家楊世煒(韋恩)在臉書粉專「韋恩的食農生活」中分享這項研究,並強調蚊子雖小,卻是全球導致人類死亡最多的動物之一。牠們傳播的瘧疾、登革熱及茲卡病毒,每年造成數十萬人喪命,了解防蚊方法對公眾健康至關重要。

《中天關心您|喝酒不開車!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多有害健康》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