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台北市議員秦慧珠日前上電視台政論節目,在廣告時間砲轟同黨立委徐巧芯「走火入魔」,引發討論。對此,秦慧珠今天(28日)在臉書上發布長文表示,這次的事件純粹是意外,非刻意挑起紛爭;徐巧芯則留言,「謝謝秦姊的指教」。

秦慧珠發文表示,近日她一段直白的言論,在電視上被放大傳播,引發一些風波。經過反思,她認為有必要向所有關心、支持她的朋友們做一番說明。首先,她的問政風格向來堅定穩健,但不走偏鋒。從政多年,始終堅持理性、務實的問政方式,為市民發聲、爭取福利。雖然她個性直爽,偶爾心直口快,但從未刻意激化對立、刻意製造衝突來博取關注。
秦慧珠說,這次的言論之所以引發討論,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當前政治環境的變遷—政治人物在網路時代,是否必須靠激進言行才能被看見?這樣的趨勢,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比如,近日有政治網紅在機場公開霸凌大陸配偶,這樣的行為雖然吸引了網路流量,卻帶來更多的社會對立與仇恨。這並不是她認同的政治風格。她始終認為,政治應該回歸理性討論、政策辯論,而非流量至上、挑動情緒,「正因如此,我才會針對此類現象發表直白的看法,這也是對所有國民黨政治人物的期許」,我們不需要靠極端言行來凸顯自己,而應該用穩健、負責任的態度來面對市政與公共議題。
秦慧珠說,「對於不同意見,我願意傾聽與反思,但不接受不公平的指責。」她也理解有些朋友對此事感到不滿,也收到了一些批評與建議。對於理性的指正,我願意檢討與改進。但如果有人以「不敢拼、不敢衝」來批評國民黨的市議員,這樣的說法並不公平。台北市議會不是立法院,市府由蔣萬安市長執政,我們的角色和挑戰不同,在市議會,國民黨議員的責任是監督市政、為市民爭取福利,而不是在議事殿堂製造混亂、以激進手段博取關注。因此,衡量一位市議員的表現,應該看他是否為市民爭取福祉,而不是看他是否在議會上衝撞對立,「我願意接受有建設性的批評,但不合理的指責則大可不必。」

秦慧珠認為,這次的事件純粹是意外,絕非刻意挑起任何紛爭。她的發言原意是探討政治人物的問政風格,而且是廣告時間的私下談天,用語隨興,結果卻被延伸出許多不同的解讀,甚至影響到了國民黨和相關人士,這並非她所願。她也向因此受到困擾的朋友們說聲見諒,也請大家放心,自己仍會堅持穩健理性的問政風格,繼續努力不懈。
對於參與不同立場的媒體節目,秦慧珠說明,有些國民黨的朋友認為她不應該上綠色媒體的節目,「但我要強調,只要有機會能夠為國民黨發聲,為市政政策辯護,我就會勇敢站上台。」我們當然知道媒體各有立場,但正因為如此,更應該有國民黨的聲音出現在這些場域,而不是避而不談、拱手讓人,「我不畏懼挑戰,無論在哪個媒體、哪個平台,都會堅定捍衛國民黨的立場,為市民發聲。」
秦慧珠也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與愛護。政治不是追逐流量的競技場,而應該回歸政策、理性與務實。她將繼續秉持這樣的態度,為市民服務,也期待與大家一起努力,讓台北市變得更好。

徐巧芯也在秦慧珠的臉書留言,「謝謝秦姊的指教,每個人的問政風格不同,但我們都是同心為了中華民國好,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無論外人怎麼分化,都不會影響到國民黨的團結。『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句話是我對我自己說的,您的建言我也都有聽進去,會持續努力進步,變得更好。接下來的這一仗,還要繼續拜託秦姊幫忙,我們一起讓台北市變得更好。」
徐巧芯說,「也請支持我的朋友們不要誤解,秦議員跟我的關係是很好的,這些日子以來她都很認真幫我們助講,關心我們的選情,甚至連春酒都邀請我參加!她還主動去說未來可以合辦一場黃復興的活動,讓我很感動,當天也特別向秦姊道謝。只有團結在一起,我們才會有力量,親愛的網友們,比起互相謾罵,我們更應該互相鼓勵,面對真正的惡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