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地區遭逢風災,台南市面臨大量有安全疑慮的石棉瓦清運問題,據南市府預估,全市約有1萬噸石棉瓦待清除,截至昨天,僅完成412噸的清運工作。民進黨立委郭國文今(30)日要求成立專案加速處理,以減少民眾因不當清理造成的健康危害。

環保局指出,石綿若未妥善處理,可能因破碎而造成吸入危害。為此,市府已提供免費束口型太空包供民眾領取,指導民眾正確以潤濕方式拆除、單獨裝袋綁妥。統計至7月29日,已配送4,280只太空包,受理登記3,796件,累計清運412.12公噸。
郭國文表示,地方民眾對石棉瓦的清理方式普遍缺乏認知。有民眾擔心將石棉瓦拆成碎片會危害健康,但不拆解又無法裝入太空包進行清運,這樣的困境造成清運效率低落。

針對目前的清運情況,郭國文表示,雖然勞動部已在地方舉辦137場宣導,為433戶民眾提供口罩、手套等防護裝備,但整體效率仍然有限。他建議行政院應該建立跨部會合作機制,由內政部國土署協調營建業者協助拆除工作,環保署則擴大讓具有乙級執照的業者參與清運,同時由勞動部把關相關安全規範。
環境部在會中表示,台南市的石棉瓦中,約60%來自畜牧業,其餘約3300噸為一般住戶。目前已核定7.8億元的專案清運經費,並將在近期公布風災後石棉瓦清運指引。對於郭國文提出的專案建議,現場的環境部、國土署、勞動部均表示認同,將依此方向執行。
為提升清運效率,市府原規劃每日3輛車清運,目前已擴增至每日8輛以上,原則上於民眾正確登記裝袋後3個工作天內完成清運。對於狹小巷弄,也配合調派堆高機或鏟裝機進場,確保即時處理。若現場發現未登記但有民眾在場的石綿袋,清運人員也將主動協助處理,也將主動巡查列管破損石綿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