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日密集審理中的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涉及京華城案,不斷出現證人翻供情形,國民黨台北市議員鍾沛君認為,檢方的公信力已被外界高度質疑,她同時質疑,檢方偵辦的手段及訊問方式不當。

鍾沛君在今(13)日中天節目「大新聞大爆卦」中表示,柯文哲案正在密集審理當中,目前不確定貪瀆的事證在哪裡?但從公開庭的過程已經可以看到,原本被檢方提出來,當成指控、指證柯文哲犯罪的證人,都已經在法庭上翻供。
鍾沛君說,嚴重的是,原本要釐清柯文哲是否犯罪,卻擴大成檢方在偵訊時是否使用不當的手段,才會讓證人在後面的審理過程中,又跟原本偵訊時所講的不同,甚至是否應擴大偵辦,這些證人當時有無做偽證的情形。

鍾沛君指出,除非柯文哲在羈押禁見的情況下,還能完成如此大規模的串證翻供,否則眼前很明確的事實,是檢察官的偵辦能力及公信力已在柯文哲案中,不要說蕩然無存,但絕對是受到非常高度的質疑。
鍾沛君認為,在偵辦過程中,檢察官在柯案已是無所不用其極,例如先前就有一些特定消息放話,稱彭振聲馬上就要翻供,可能咬出柯文哲,講出一些驚天的秘密。可是在彭振聲夫人發生不幸事件後,他在出庭時對柯文哲的抱怨,頂多是感嘆為何會無端被捲進政治風暴中,但彭振聲更多怨懟的對象、質疑,卻是針對製造政治風暴的檢調。
鍾沛君指出,彭振聲即使面臨這麼大的人生悲劇,他也沒有斷尾求生,對柯文哲做出先前綠媒繪聲繪影所說的驚天指控。綠媒卻不斷炒作彭振聲與柯文哲之間的矛盾點,此舉除了讓青鳥、民進黨支持者繼續在謊言中自嗨,其實對於公共論述或司法偵辦的品質,並沒有任何效果,可能還有反效果,是很扣分的事。
鍾沛君強調,對於證人講的前言不對後語,大家不要覺得震撼,恐怖的事情是,為何在偵查到審理的過程,同一個證人對於同一件事情的說法,會有這麼大的落差呢?
鍾沛君直言,到底是所有的證人都被柯文哲串供,這個機率比較大?還是因為檢方在偵辦時的手段及訊問方式不當,才會造成最後審理跟偵查之間的落差,這才是國民對於司法品質要去認真反思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