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緯/綜合報導
立法院審議國會改革法案,綠營動員群眾杯葛,前太陽花學運人士魏揚24日集會上台時脫口:「民進黨8年不是整天在逕付二讀嗎?」他今(27)日對此發文解釋。
魏揚臉書27日發文:「上週五晚上受邀到青鳥行動現場短講了5分鐘,這兩天跟家人相聚,結果突然發現:當晚那場演講的內容似乎在網路上激起了不少漣漪。有些人擷取了我發言的某些片段開始大書特書,藍白方見獵心喜,聽說連館長都拿去直播裡面講;而某些台派則暴跳如雷,thread上面罵聲不斷(我沒用脆,因此我不知道XD)。」
魏揚表示:「這個片段是什麼呢?來還原一下好了。它們是在我(花了總發言時間1/3)痛批黃國昌背棄委員會中心主義理念、高呼『這真是太誇張了』之後,我話鋒一轉說『許多人都提到,民進黨過去8年執政時,不是也常常把反對黨的法案退回程序委員會嗎?不是也整天在逕付二讀嗎?為什麼你們當時不罵他們?』我回應這種論述,指出『首先,這種心態就是一種比爛的心態,難道比爛就是黃國昌的新政治嗎?』,接著我用騎機車被開罰單時不能argue為什麼不開別人的『不得主張不法之平等』,我並說『法學巨擘黃國昌不會不知道嗎?我真的要說太誇張了』。」
魏揚繼續還原現場:「我也坦言『民進黨確實在國會單獨過半時,也曾經有濫用程序的問題』,而包括我在內的許多民間團體也都曾經予以批判,但是『難道因為這樣,藍白今天就可以變本加厲地濫用規則嗎?甚至還可以用不記名舉手表決的方式強行通過明顯具有高度爭議的法案?』我也呼籲那些對這場行動感到遲疑,『因為對民進黨失望而至今保持沈默的朋友』,難道因為不認同民進黨曾經濫用議事規則,現在就要默許藍白濫用規則、破壞民主嗎?我強調『民主就是在這種向下沈淪、集體冷漠的過程中被破壞的,我們要說:夠了,到此為止!改變,從現在開始!』然後接下來我開始論述『要避免誰佔多數誰就濫用規則的問題,勢必要檢討當前制度』,因此『國會改革有必要性,但現在的法案有疑慮,需要更多時間討論』以及『為什麼我們該強化社會團結,最大化友軍』如此這般。」
魏揚強調:「上述這些發言最後在網路上被這般放大,我真的是覺得挺有趣的。因為:1、藍白支持者完全忽略整段發言其實是在diss他們 ,喜孜孜地一直說這段發言讓現場很尷尬、變圖書館,說我『面試失敗』(笑死XDDD)我覺得這種聽不出別人其實是在罵自己的,最讓人感到尷尬XD。2、部分台派民進黨鐵稈支持者很憤怒,這我可以理解,畢竟我2017年時要大家支持第三勢力、監督民進黨言猶在耳。但我認為:去現場的大家,一定大部分都同意這場行動並不是在『幫民進黨』,而是在『反對藍白亂搞』,這兩者有很大的差異。甚至某種程度上,恰恰是因為民進黨過去8年有些事情沒有做好、給人抓住藉口、大義名分甚至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那麼我們到底為什麼現在還要避談這些失誤?如果不去直面這些失誤,你要怎麼迎戰那些藍白整天『你們8年來也這樣做』的話術?」
魏揚繼續指出:「3、承上,如果有一大部分未到場的群眾,可能是不滿藍白亂搞,卻也不滿民進黨從未反省檢討,那麼一場不自我檢討的行動,能夠爭取到這些人支持嗎?抑或是我們覺得壓根沒差這些人呢?4、再承上,如果真的是這種心態,那很抱歉,這無疑就是民進黨執政8年下來卻落得現在國會不過半的原因之一。排它、多疑,高規格檢視他人,把每一個潛在盟友搞成潛在敵人。喜不自勝地迎來時代力量關燈,殊不知到最後卻煉成了更棘手的台灣民眾黨。(這也是我發言最後一部分提到的『社會團結』,但顯然沒人聽,失敗)」。
魏揚再表示:「5、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些都是實話,但為什麼要在現場講?會不會讀空氣?會不會看風向?嗯,我確實是以『不會讀空氣』著稱,但我也確實覺得『有些大白話就是該在現場講』,因為社會運動不應該是選舉造勢場,不是台上喊個『@#$︿*大家說:好不好」,台下就跟著喊「好!!!』。每個來參加運動的人可能都抱著不同的價值觀,但仍可以在現場自在地交流意見,因為聽到新的觀點或直言不諱的批判而沉思,而不是要意見不同的人滾出去,我相信這才是社會運動最寶貴的地方。」
魏揚坦言:「最後,面對這種大概又要在台派當中繼續黑10年的狀況,我雖不能說心無波瀾,但也逐漸不以為意了。只是面對這種局勢,以及整個社會激烈的動員(不論是人力、資源、論述或是情感),我現在覺得:還是得留下一些足以反思、對話(與自己跟他人)的距離。雖然這意味著可能無法馬上、迅速地把自己放置在一個可以感到安心、溫暖、被支持的位置,而是隨時可能被挑戰、質疑,也可能得要做出改變。」